<dfn id="vhtfl"></dfn>

    <ol id="vhtfl"><delect id="vhtfl"></delect></ol>

      掃碼二維碼

      關注公眾號

      市州頻道: 成都 綿陽 眉山 瀘州 南充 廣元 雅安 達州 廣安 宜賓 遂寧 樂山 內江 自貢 巴中 資陽 德陽 攀枝花 甘孜 阿壩 涼山
      (周建 記者 蔣培路)金秋五谷香,玉米收割忙。眼下正是玉米成熟的時節,位于樂山市沙灣區嘉農鎮王場村的沙灣區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高產示范片種植的200畝玉米也喜獲豐收。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這些玉米全部采用機械化收割,這也標志著沙灣區首次實現了玉米耕種收全程機械化。近日,記者在樂山市沙灣區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高產示范片看到,農機手正駕駛著玉米聯合收割機在玉米地里來回穿梭。隨著收割機緩緩駛過,玉米植株連稈帶穗被卷入收割機,經過機器的處理后,金黃的玉米粒被裝進收割機的存儲箱,玉米地里只留下被粉碎的玉米秸稈。機械化收割現場“我活了60歲了,從來沒有見過機收‘苞谷’,真的太方便了!”如此便捷地收割玉米,也讓種了幾十年地的“老把式”朱建國看直了眼?!斑@是沙灣區第一塊真正意義上實現玉米機耕、機種、機收全程機械化的示范田?!睒飞绞猩碁硡^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江海介紹,機械化收割能夠一次性完成玉米莖稈切割、摘穗、集穗、脫粒、秸稈粉碎等多項作業,一臺收割機只需要30個小時,就能完成200畝玉米地的收割任務,而如果采用傳統人工收割方式,10人則需要20天才能完成,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此外,收割機還能將玉米秸稈直接粉碎還田,不僅防止了秸稈焚燒污染大氣,也達到了土壤增肥的效果。據了解,該示范片由沙灣區農業龍頭公司流轉嘉農鎮的200畝撂荒地,開展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最大化增加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今年玉米平均畝產量為620公斤、大豆平均畝產量為116公斤,實現了“玉米不減產、多收一季豆”的增產增收效益。?(文中圖片來自沙灣區融媒體中心)
      四川經濟網 | 分享: 2023-09-11
      (記者 李柯雨)金秋九月,成都大地處處“豐”景如畫,洋溢著喜悅和希望??萍紕撔率寝r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昨日,記者在邛崍天府現代種業園種植區看到,一臺藍色機器人守望在田野間,其可愛的造型格外引人注目,它便是農田的守護者,它叫“阿崍”。阿崍“阿崍”是針對農業環境監測和作物生長狀況以及病蟲害監測的智能化管理設備,也稱“田間衛士”,可以實時采集田間溫度、濕度等多種氣象信息,并且通過后臺的智能化模型對田間氣候進行分析,將精準的氣候數據反饋給農戶,可以讓農戶精準地了解種植地當地的氣候環境,對農事操作進行精準的決策。四川熵辰智禾智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師鄧坤宇介紹,在兼備驅鳥功能的同時,公司還將“田間衛士”的形象與游學項目、IP打造進行融合,推出農業+元宇宙、農業+文旅產能方面的探索,增加農民的收入渠道,拓寬農業發展領域。崍·見田與此同時,在邛崍市固驛街道3000畝高標準農田制種核心區內,一臺名叫“崍·見田”的智慧機器人也備受關注。這臺機器人通過一條攜帶著超高清“眼睛”,最長可達3米的伸縮機械臂,可以對28平方米內的水稻父母本進行360度全覆蓋觀測。隨著攝像頭不斷變換位置,技術人員在辦公室內就可以實時看到稻田里的氣溫、苗情、墑情、蟲情等數據。鄧坤宇說,“崍·見田”是在“田間衛士”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升級,功能主要聚焦于作物長勢檢測和人工智能輔助分析,創新加入航天領域的重力反饋技術,實現全時段高精度地精準監測,了解作物全生育期生長狀況,精準定位農業生產需求。同時,“崍·見田”還可以遠程操控,實現足不出戶、定點巡田,減少農業人力成本,提升農業生產、制種育種等多項環節的精準化、標準化。記者了解到,兩款智慧機器人均為天府現代種業園入駐企業——四川熵辰智禾智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研發。該公司秉承深厚的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積累及農業領域的專業能力,為用戶提供具備行業競爭力的優質服務,是一家專注于農業領域人工智能設備研發、提供農業全產業鏈解決方案的創新型高科技公司。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還將持續推動農業科研成果落地轉化,圍繞智能裝備升級,把AI算法融入其中,在實踐中實現更多的理論性突破,實現科技賦能到田間的重大突破,奮力推進種業振興。
      成都日報 | 分享: 2023-09-11
      (四川農村日報訊 周丹 特約通訊員葉強平) 9月3日下午,一場以“解碼浙江‘千萬工程’,賦能理塘鄉村振興”為主題的論壇活動在理塘縣瑪吉阿米花園農莊塘塘科技幫扶基地舉行?;顒犹匮藖碜哉憬`行“千萬工程”的專家學者、塘塘候鳥專家們與理塘本地的部門、鄉鎮、企業等單位負責人展開對話。本次候鳥專家高原行,為理塘帶來了浙江實施“千萬工程”的一手經驗?! ”敬位顒佑芍泄哺首沃菸M織部指導,由中共理塘縣委、中共錢塘區委、理塘縣人民政府、錢塘區人民政府、杭州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共理塘縣委組織部、錢塘駐理塘工作隊、理塘縣科學技術協會、錢塘區科學技術協會、杭州市科協鄉村振興學會聯合體、杭州市食品營養學會聯合承辦?! 』顒蝇F場,中國美麗鄉村發源地浙江安吉美麗鄉村建設總體規劃編制負責人、浙江大學旅游與休閑研究院副院長、浙江大學生態規劃與景觀設計研究所所長嚴力蛟教授作了《踐行“千萬工程”的浙江經驗與啟示》主題演講,詳細介紹了“千萬工程”的背景、歷程、成效和意義,并梳理歸納了浙江踐行“千萬工程”的做法與經驗,最后還通過大量案例分析了落實“千萬工程”的鄉村產業模式創新,為學習“千萬工程”好的經驗和做法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浙江大學食品科學專業教授、杭州市食品營養學會理事長、中國養蜂協會首席專家沈立榮則在現場作了《健康中國和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農產品精深加工和市場前景》主題演講?! ≌搲_設了“塘塘問道”環節。嚴力蛟教授、沈立榮教授與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項目負責人周鑫雨、浙江省新時代鄉村研究院執行院長蔣海軍及杭州市科協鄉村振興學會聯合體秘書長忻皓等五位塘塘候鳥專家針對理塘各相關單位提出的城鄉規劃、文旅發展、種植藏紅花、拓展產品銷售渠道、壯大民宿產業、蜂蜜生產和銷售等相關問題逐一做了回答,并與企業負責人進行了互動?! ?月1日至3日,專家們實地走訪考察了理塘縣塘塘合作牦?,F代產業園區、千戶藏寨療休養基地、理塘縣農業科技孵化中心、藏紅花種植及蜜蜂養殖基地、香菇基地等塘塘就業幫扶車間、科技幫扶基地等,全面調研理塘的農牧業、文旅產業等發展情況,現場指導蜜蜂養殖、藏紅花種植等,還參加了理塘縣“人才之家”揭牌、“理塘人才碼”發布暨理塘縣塘塘候鳥專家工作服務中心啟用儀式?! ?022年,“塘塘合作”牽手杭州市科協,結合浙川兩省對口支援工作要求,充分發揮科技支撐作用,進一步推動杭甘與塘塘兩地科技工作者的交流,提升科技創新服務鄉村振興作用。在杭州市科協的大力支持下,塘塘合作連續3年開啟了相距5000多里、海拔高差4000多米的科技幫扶之路。塘塘云上科技幫扶對接會,組織專家到理塘開展候鳥式服務、設立塘塘候鳥專家工作服務中心、聘請塘塘候鳥專家、科技賦能消費幫扶、塘塘問道、建立科技幫扶基地等一系列活動相繼推出。
      四川在線 | 分享: 2023-09-11
      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佳 徐燦紅 羅敏 洪瑜  金秋九月,樂山市井研縣一片秋收的忙碌景象。22.62萬畝金黃稻田,在機械化作業下,陸續顆粒歸倉。9月7日,“走進天府糧倉”2023中省主流媒體采風團來到井研縣,走進百里糧油長廊與優質水稻現代農業園區的核心區域千佛鎮瓦子壩村,看到的是一番搶收秋糧的火熱場景。千佛鎮瓦子壩村一番搶收秋糧的火熱場景。品質好、產量高今年秋糧產銷兩旺  等待晨露退去,陽光逐漸變得熾熱,已是上午10點左右,在田間等候多時的老農民專合社服務隊的收割機陸續啟動,開啟新一天的水稻收割作業?!  斑@段時間,我們的收割機幾乎從沒有閑下來,每天從早上10點開始,一直到晚上8點左右收工?!崩限r民專合社理事長周建偉告訴記者,一臺收割機每天要工作9—10個小時,1小時最多能收割5—6畝水稻,這種忙碌的景象將持續到10月份?! C械化收割為井研縣秋糧搶收提供保障,成為秋收時節一道美麗風景。據悉,井研縣以“五良”融合產業宜機化改造項目為核心,整合土地資源,創新耕種模式,持續探索現代農業發展之路。按照“誰用誰建、先建后補”的理念,對農田地開展小并大、短并長、陡變緩、彎變直改造,修建農機通行道路、進出坡道,實現“三通一平”,最終達到中大型農業機械地塊通達率100%,持續提升農機化作業水平,實現增產增收?! 【锌h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預計實現年糧油作物總產量230萬公斤,蔬菜950萬公斤,相較項目區目前產量增產330萬公斤,增收680萬元。當地農民有了“田間銀行”  “今年水稻品質好、產量高,收的谷子基本不愁賣?!敝芙▊フf,當地今年沒有遭受去年那樣極端的高溫天氣,水稻幾個生長生育期沒有受影響?! ≡谛星椴缓脮r,農民可以將未賣出的水稻存儲在“田間銀行”。老農民水稻種植專合社就開了這么一家“田間銀行”。周建偉介紹,去年為150多戶提供了農產品“田間銀行”存取服務?! ?,“田間銀行”本質上就是糧倉。井研縣委副書記謝黎介紹,與糧倉不同之處在于,在“田間銀行”,農戶可以將當年多余的農產品免費儲存,待需要時,服務組織向業主提供相同品種、相同數量的當季農產品,同時在第二年需要某項服務時,可由儲存的稻谷代償?! 楸WC糧倉的效果,糧倉里暗藏不少“黑科技”。周建偉指著糧倉地面一條條金屬板說:“這是地面通風帶,底下是15千瓦的強勁風機持續鼓吹冷風,防止稻谷堆溫度過高。讓氣溫維持在15℃—18℃,可以儲存3—5年?!薄  敖衲辍镩g銀行’已經收儲稻谷1000噸,最多能收3000噸?!敝芙▊フf。社會化服務走上快車道  據悉,井研縣高標準農田和“五良”融合基地占全縣耕地面積的65%,耕地適度規模流轉率接近40%,項目區宜機化率達100%,這些有利因素,促進井研縣社會化服務組織迅速壯大?! ≈x黎介紹,目前,全縣已培育覆蓋糧油、柑橘、水產等行業的社會化服務組織80余家,其中進入名錄庫管理44家,年服務能力達60萬畝次以上,服務產值達5億元。目前,全縣從事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人員超過2000人,服務對象包含公司、專合社、種植大戶和農戶等,覆蓋面達80%以上,2022年服務小農戶4萬余戶,服務能力較2018年10萬畝次增加500%?! 私?,社會化服務組織為農戶提供農資、技術、耕種、管理、防病、收獲等“六統一”服務,有效降低農業物化成本和生產作業成本,將廣大農戶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據調查,通過社會化服務,農戶每年每畝可降低生產成本30%以上、增產10%—20%,農業節本增效300元/畝以上。
      四川在線 | 分享: 2023-09-11
      (鄒星雨 記者 李全民)“秋季修剪核桃樹,需要在植株葉片發黃前進行,以免影響核桃樹儲存營養……”9月6日,2023年秋季核桃豐產栽培技術推廣示范項目培訓工作在廣元市昭化區柏林溝鎮長嶺核桃園區正式啟動,區內100余名核桃種植戶、核桃產業協會會員代表參加培訓。據悉,本次推廣示范項目培訓工作由昭化區林業局主辦,昭化區林業科技推廣服務中心、昭化區經信局、昭化區核桃產業協會等單位承辦,邀請了四川省林科院專家進行現場授課,旨在推動昭化核桃產業轉型提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培訓會上,四川省林科院研究員李丕軍通過“理論講解+現場示范”的方式,用生動的語言和嫻熟的技術操作,詳細講解了核桃園秋季管理要點、常見病蟲害的發病表現、藥物防治技巧及整形修剪等實用技術;并現場指導鎮、村技術人員進行修剪操作,解答群眾在日常生產中遇到的其他技術難題?!敖裉炻犃藢<业闹v課,發現我們過去在修剪、管理等方面還存在許多誤區,走了不少彎路,影響了收成!按照專家傳授的技術,我有信心提高核桃經濟收入?!眳⒂柸藛T笑著說。與此同時,培訓現場還免費發放了學習培訓資料和修剪器具、肥料等生產物資,贏得了群眾的贊譽。下一步,昭化區將實時舉辦二期秋季核桃豐產栽培管理技術培訓,為推進全區核桃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夯實基礎。
      四川新聞網 | 分享: 2023-09-08
      全程機械化作業育苗、插秧、施肥、植保、機收、烘干……專合社全程機械化作業、“一條龍”服務;不少農機還配備全空調駕駛室,作業舒適度大幅提升定期技能培訓  專合社定期組織技能培訓,并通過農機作業返利、農戶在專合社務工、二次分紅等方式幫助大家增收專業服務模式  采取“大戶帶小戶”的社會化服務模式,針對全程或單環節托管服務,分別制定合同示范文本、收費標準和農機操作規程,增強托管服務、機械化作業的適用性 ?。ㄓ浾?曹凘源)9月6日下午,位于德陽廣漢市連山鎮的廣漢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大片綠中帶黃的稻田在夕陽映照下,隨風搖曳。沉甸甸的稻穗,幾乎壓彎了稻稈?! ≡诰嚯x稻田不遠處的廣漢市惠民農機作業專業合作社,剛巡田回來的廖成勇一頭扎進辦公室,拿出一個小本子寫寫畫畫,又不時撥打電話,和客戶分別確認時間?!八臼崭钤诩?,必須盡快做好規劃,從哪里開始收割、什么時間去、路線怎么走、客戶的時間是否合適……這些都要提前做好準備。這是一場與天氣和時間的賽跑,耽誤不得?!薄 〗衲?0歲的廖成勇是連山鎮本地人,也是惠民專合社的職業經理人。他還有一個響當當的名號——鎮上最年輕的中級新型職業農民。當地農戶更愿意叫他“田保姆”。托管著萬畝良田,90后“田保姆”如何種好糧、收好糧?“田保姆”廖成勇操作無人機進行飛防作業。 記者 曹凘源 攝新農人掀起“種田熱”社會化服務“補短板”  2018年,廖成勇大學畢業后,先在一家國企工作。后來得知廣漢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落戶連山鎮,一場“目的明確”的“返鄉從農”計劃在他心中開始籌備?! ×纬捎抡f,惠民專合社經常購買或試用的各種農業智能化設備,有些說明書是英文、韓文,甚至個別機器只附有代碼,老一輩人很難看懂,學習起來也吃力;此外,專合社運營管理方面也存在短板,需要更科學的發展規劃?!靶罗r人”不僅要會種地,還要會操作各種設備,更要會寫文案,“我回來可以更好地補短板?!薄 ?020年,廖成勇加入惠民專合社,第一件事就是“摸家底”?!拔覀冞@邊家庭農場都‘小而全’,規模不大但設備齊全,農場主干完自己承包地塊的農活兒,農機就閑置了?!痹诹纬捎驴磥?,這是一個機會——本著“物盡其用”原則,他們開始完善和擴大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業務范圍。目前,惠民專合社可以提供農資配送、農機服務、后期加工全環節農事服務,甚至將業務拓展到農機維修管護等領域?! ≡诹纬捎聨ьI下,惠民專合社的農機數量和質量、農機服務面積、機庫硬件設施性能等有了顯著提升?!澳壳拔覀內泄艿耐恋赜?萬多畝,提供單環節或多環節社會化服務的土地有3萬畝左右,服務田塊達20萬畝次?!薄 〔簧俎r民的種植技能水平也在提升。廖成勇說,專合社定期組織技能培訓,并通過農機作業返利、農戶在專合社務工、二次分紅等方式幫助大家增收?!耙呀浻性絹碓蕉嗟哪贻p人開始‘兼職’搞農業,專合社成員的數量、素質也在提升?!备鞣绞綑C械化 “大戶帶小戶”助農增收  記者在惠民專合社農機裝備中心看到,拖拉機、耕地機、插秧機、無人機、收割機……各種機械設備裝備齊全、維護良好,儼然是一家“農機服務超市”?!  坝?、插秧、施肥、植保、機收、烘干……我們全程機械化作業,‘一條龍’服務?!绷纬捎陆榻B,和過去相比,最大的變化就是耕作方式有了天壤之別——曾經種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景象已經被機械化、智能化設備和操作方式所取代。特別是作業環境方面,不少農機還配備全空調駕駛室,作業舒適度大幅提升?! 〖夹g進步帶來的是效率提升。廖成勇介紹,以插秧為例,如果按照過去人工手動插秧方式,一個人一天只能完成2畝地,而借助農機設備通過機械化作業,一個人一天可完成40畝地的插秧工作?!拔覀冃虏少彽娜詣佑砹魉€設備即將到貨,相比于常規產品,這套設備可提高3倍工作效率?!薄 ∶状訚M起來,錢袋子也要鼓起來。采訪中,一個細節讓記者印象深刻——在惠民專合社所在的廣漢市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的展廳內,展出了各類稻種以及國內外各大品牌農資樣品,價格、簡介十分清楚?!  拔覀兗犬斵r機服務者,又是農資推薦家,農戶只需要關心‘種什么’,‘怎么種’都由社會化組織完成?!绷纬捎陆榻B,農戶可以先在前臺咨詢,而后工作人員會“一對一”按需進行推薦,再洽談簽訂合同,最后等農戶回款后再付款。比如水稻,惠民專合社每年都會更新“稻香杯”和農業農村廳近期推薦的品種。同時,也會根據農戶需求,推薦高產抗病或其他品種?! 』菝駥:仙缒壳安扇 按髴魩簟钡纳鐣漳J?,針對全程或單環節托管服務,分別制定合同示范文本、收費標準和農機操作規程,增強托管服務、機械化作業的適用性,規范作業服務行為,每畝平均節約成本600元左右?! ?月8日,廖成勇作為代表,接收廣漢市第一臺220馬力的農用拖拉機,用于開展農田田型改造?!按钆渫恋仄秸麅x,我們可以更高效地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實現增產增收?!蓖矍凹磳⑹崭畹牡咎?,廖成勇說,“今年一定是個豐收年,說不定產量還能破紀錄?!?
      四川日報 | 分享: 2023-09-08
      李曉麗 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佳? 洪瑜? 羅敏? 徐燦紅 文/圖初秋的興文縣,天高云淡,稻谷已經歸倉,處處洋溢著豐收的氣息。9月6日,“走進天府糧倉”2023中省主流媒體采風活動來到宜賓市興文縣。在共樂鎮稻蝦標準化基地,幾個蝦農提起地籠,只見個體碩大、通體發紅的稻田蝦被倒入盆中,即將進入成都及重慶等省外水產市場?! 〈藭r,省內外其他產區的小龍蝦已紛紛下市,為何興文的優質蝦依然供不應求?記者探知,除了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優勢,智慧農業的加持讓“興文石海小龍蝦”游出了“加速度”。數據推動產業提檔升級  在興文縣智慧農業數據運營中心,一塊大屏幕不停滾動更新著包括稻田實時監測預警、蝦價波動和交易數據、供需信息等重要數據?!斑@是我們的智慧農業指揮中心,具備監測預警、稻蝦種養、數字交易、信息發布等功能,為稻蝦產業發展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撐?!惫ぷ魅藛T的介紹吸引著大家的注意?! ∵@套智慧農業數據運營系統為何而建?興文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朝忠表示,近年來,興文充分利用宜漁稻田和冬水田資源大力建設以“川南早蝦”為特色的魚米之鄉,堅持以漁穩糧、以漁促稻,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上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澳壳芭d文小龍蝦產量位列全省第二,可以說,稻蝦產業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推動稻蝦產業提檔升級,進一步提升養殖效益是我們的重要任務?!眲⒊艺f?! 〉疚r產業聯農帶農效益顯著,興文縣畜牧水產中心主任郭萬亮有著深刻感受。他認為,因不同養殖戶在管理水平上有差距,養殖小龍蝦效益也有不同?!肮芾淼轿?、苗種優良,小龍蝦每年畝產高的能達到600斤,低的只有400斤左右,而這套智慧系統將為稻蝦養殖帶來‘看得見’的數據支撐?!惫f亮說,“農戶憑經驗、靠感覺,不如數據來得準確?!碧剿髦腔坜r業的腳步不?! 榻B,目前這套智慧農業數據運營系統,覆蓋全縣稻蝦產業核心區近 2 萬畝面積。其工作原理是依托田間傳感器收集數據,促進農業管理數字化?!耙孕↓埼r養殖為例,系統每半個小時就可以自動更新一次,可以實時監測小龍蝦養殖的水質情況,包括水溫、溶氧、電導率、氨氮值、pH值等指標,有利于科學養蝦,提升養蝦效率?!迸d文縣現代智慧農業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吳遠松介紹?! 〔粌H如此,該系統還在田間安裝了氣象、土壤墑情、蟲情、病情、苗情等方面的檢測設備,幫助農業生產提供一線基礎數據?!敖涍^數據分析,系統會及時通知農戶開展治理防控,有效降低了農業生產風險?!眳沁h松說,當前,興文正大力研發和推廣智慧農業手機應用程序,加大數字農業普及率,服務更多農戶?! ≈档靡惶岬氖?,圍繞稻蝦產業,興文對現代農業的探索一直向前。去年7月,四川小龍蝦產業研究院在共樂鎮揭牌成立。來自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的專家教授在這里就克氏原螯蝦、澳洲淡水龍蝦等蝦類的生活習性、稻田養殖模式、蝦病預防與控制等方向展開研究,讓興文成為四川小龍蝦科研的“圓心”。運用大數據打好時間牌  “去年我們的小龍蝦價格突破歷史最高值,9錢以上的‘炮頭’每斤賣到150元?!眳沁h松介紹,每年三四月份,天氣乍暖還寒,湖北、浙江等養蝦大省的小龍蝦還未上市,興文小龍蝦已經長得體型飽滿、色澤紅潤?! ∮浾攉@悉,以宜賓為代表的川南地帶得益于冬無嚴寒、春季回暖早等特點,使得冬季仍有商品蝦捕撈上市,彌補了國內很多地方“冬季無蝦”的市場空當,形成小龍蝦“一早一晚”錯峰上市的生產規律,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財富密碼”?!  笆袌鲂星樗蚕⑷f變,而要打好這個時間差,離不開大數據的運用?!睋沁h松介紹,基于智慧農業系統的大數據分析,利用相關技術實時掌握宜賓周邊區縣、西南片區甚至全國其他地區小龍蝦價格趨勢,并及時發布“興文石海小龍蝦”供需信息和指導價格,將切實解決“高價難賣、低價賣虧”問題?! ≈档靡惶岬氖?,川南稻蝦產業正形成抱團發展之勢?!耙耘d文為核心,輻射帶動宜賓、瀘州的其他區縣,成立川南‘早蝦’聯合會,在生產、銷售、品牌打造等方面共同發展,進一步打響川南早蝦的品牌影響力?!贝显缥r聯合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四川在線 | 分享: 2023-09-08
      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左杉 徐燦紅  “從此,農本調查工作有了專屬APP。有了它,我們就能第一時間掌握來自田間地頭的農業成本數據?!?月31日,2023年全省農本數字化采集培訓會上,四川省成本調查監審局局長劉兵表示。當天,來自全省21個市(州)、相關縣(市、區)發改和人保財險四川省公司相關人員參加培訓?! ∵@個看似“ 簡單 ”的APP上線應用,背后折射的是四川在全國范圍內率先開展的一次農本“數據”創新與變革。這是一個怎樣的APP?  為更精準地反映經濟發展全過程,四川省成本調查監審局創新成本調查方式,與人保財險四川省公司一起合作,在全國范圍內率先開發并推出了農本調查大數據系統?! ∵@套APP系統覆蓋了農本調查戶手機端、省市縣三級農本調查員操作系統等多個操作平臺?!稗r本調查戶只需手機登錄進行數據錄入操作,就可將發生在我省田間地頭的農產品實時成本數據,發送到省市成本調查監審系統的辦公平臺?!奔夹g負責人劉碩表示?! ∨嘤枙?,劉碩給大家現場演示了農本調查系統的操作方法。記者看到,以生豬調查為例,APP上清晰顯示生豬養殖規模、總產值、月育肥豬數量、總成本、仔豬費用等,生豬養殖戶手機端填寫完畢,點擊“提交”。最終,通過層層提交,一份完整的生豬調查數據,從全省各地匯聚到農本調查員的數據庫中。農本調查員根據實時動態數據,進行核實、分析和處理。這個APP是怎樣誕生的?  在農業生產中,農產品成本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比如,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幾乎每年都會出現,根據農業大數據,就能提前作出預判,以減少農民的損失。因此,農產品成本不僅直觀反映農產品種養成本的起伏,更是在穩定市場價格、政府制定決策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白呷胄聲r代,伴隨著數字經濟來臨,如何創新農本調查手段,更好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們一直努力探索的方向?!眲⒈硎?,2022年10月,四川省發展改革委與人保財險四川省公司聯合印發《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與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協議工作方案》,雙方開啟合作,為農本調查改革打下堅實基礎?! ∧壳?,全省17個市(州)76個產糧大縣已完成67個縣的布點建站工作。合計建成聯合調查站72個,確定聯合農調員159名、調查戶611戶。預計到2023年底,聯合農調員將達到200至400人,調查戶將增至700戶左右?! ∶鎸θ绱她嫶蟮霓r本數據采集,原有的手抄本記錄方式已經不能適應,亟須現代化科技手段對農本大數據進行科學、有效地管理。新平臺將為農本調查工作帶來哪些改變?  “四川農本調查APP的研發上線,是我們主動適應新時代農本工作新形勢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當前農產品成本調查工作改變過去單一紙質報送方式,向農業產業分析、全產業鏈調查等新領域的探索與延伸?!眲⒈硎??! ∠乱徊?,我省將圍繞三大方面深入開展農本調查:一是開展生豬全產業鏈調查;二是完善甘孜和阿壩的牦牛成本調查體系;三是開展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成本調查,助力地方鄉村振興產業發展。
      四川在線 | 分享: 2023-09-07
      (四川農村日報訊?冉金鷺)8月29日,在廣元市朝天區沙河鎮南華村核桃豐產管護示范基地,竹竿敲打核桃的聲音、村民歡快的笑聲、核桃“噗噗”掉落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匯成了一曲悅耳的“豐收交響樂”?! ∏锸諘r節,核桃飄香,南華村的核桃進入豐產豐收期,無論是公路兩側、房前屋后,還是在崖前溝畔、山坡林間,一棵棵枝葉繁茂的核桃樹上都綴滿了渾圓飽滿的核桃。同樣,在該鎮的羅圈巖村,核桃也是產銷兩旺?!  敖衲旰颂议L勢不錯,果子大,收成也好,收購商都開著車上門來收購?!绷_圈巖村2組的村民何道祿手拿工具,麻利地將核桃去青皮,裝進旁邊的籃子中。他高興地告訴筆者:“我今年80多歲了,靠著核桃樹,每年能有1萬多元的收入?!薄 ≡诹_圈巖村,像何道祿這樣的核桃種植戶還有很多?!拔覀兇褰衲旰颂曳N植面積達5000余畝,產值可達600多萬元?!绷_圈巖村黨支部副書記侯明堂介紹,近年來,村內的核桃產業基地還陸續配備了山地軌道運輸車、植保無人機、智能終端監測系統等現代化設施,保障核桃產業增產增收。今年又新建了核桃儲存冷庫,不僅能夠保證核桃的新鮮度,還能增加核桃的經濟效益?!  昂颂移贩N好,個大殼薄、果仁飽滿,整仁率可達95%,銷量好得很!”在核桃儲存冷庫旁的庫房里,侯明堂拿著鐵鍬,正忙著將核桃裝箱,他說,“碩星”“夏早”“蜀朝2號”等核桃品種優良,一棵核桃樹的產值能達1500元?! 〗陙?,沙河鎮依托東西部協作契機,壯大“花、果、畜、藥、菌”五大主導產業,做強“嶺上”品牌,全力打造農旅文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有效地帶動了全鎮群眾增收?!  俺掷m做優做強沙河核桃、櫻桃兩大‘招牌’農業產業,聚焦全力打造羅圈巖、望云等核桃示范基地?!鄙澈渔傁嚓P負責人介紹,目前,全鎮核桃種植面積7萬畝,年產量達1萬余噸,全年完成核桃豐產管護6.8萬畝110萬余株,品種改良0.13萬畝2萬余株,管護櫻桃、桃子、李子等小水果2.5萬余畝,實現產量8000余噸。
      四川在線 | 分享: 2023-09-07
      (李同周 記者 李國富)“智慧農業”是集互聯網、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為一體的農業生產方式,它與科學的管理制度相結合,實現農業智能化、標準化、高效化、綠色化發展。近年來,在西充縣,眾多農業企業積極開展智能化生產的探索與實踐,將智能化設備、信息技術運用在農業生產中,不斷推動農業生產現代化。金科公司智能化控制中心(李同周 攝)在位于義興鎮殿子山村的南充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智慧農業示范區內,蔬菜大棚一片連著一片,新萌發的嫩芽鮮綠喜人。園區采用世界先進的4.n維空間可視化、物聯網、音視頻、3S、無線通信“五大”技術,實現多維可視化、大數據融合與農業物聯網相結合,以及農業可視化遠程診斷和遠程控制。在園區總控制室,該基地負責人譚嵩打開監控屏幕后,便能實景了解農作物長勢?!拔覀冞@里種植的都是有機蔬菜,對生長環境特別挑剔,需要優良的土壤、水源、空氣、肥料等?!弊T嵩告訴記者,大棚內的在線監測設施和土壤傳感器,能夠全天候自動監測園區的溫度、空氣質量、水質、濕度及土壤的PH值。這些數據自動傳輸到總控中心,一旦指標出現超標,系統將立即報警,并自動生成解決方案。通過鼠標、手機就可以進行澆水、施肥等操作?!澳壳?,公司在重慶有VIP會員用戶300余個,‘有田有家’公眾號商城注冊用戶3000余個?!弊T嵩介紹,會員通過手機APP下單后,基地立即按單采摘包裝,通過冷鏈運輸發到重慶,24小時內,新鮮蔬菜就能送到會員的餐桌上,可以說產、供、銷各環節可通過手機或鼠標一鍵“搞定”。西充是現代農業大縣、有機農業強縣,為提高生產效率,該縣大力發展智慧農機。初秋時節,駕車行駛在西充縣義青觀有機糧油現代農業園區,只見連片的稻田一望無際,豐收在望?!霸搱@區從耕地、播種到收割能實現全程機械化。機械收割,脫粒、粉碎秸稈等工序一氣呵成,稻稈粉碎還田,可用作下一季作物的肥料?!蔽鞒淇h農業農村局局長趙建平介紹,為提高種植效益,破解農業生產成本高等難題,該縣按照“農田宜機化改造、農機提質增量、社會化服務提能升級”的工作思路,建設了智慧農機+綜合農事服務綜合體。在位于青獅鎮楊柳埡村的西充縣智慧農機服務中心,管理平臺大屏幕上,一只“小蜜蜂”不停地劃著綠色的圈,從外圈到內圈,一整塊“地”很快都變成了綠色。西充縣農業農村局農機化推廣站站長李鵬飛介紹,那只“小蜜蜂”是正在田間作業的農業機具,凡納入平臺管理的大型農機,都安裝有北斗導航智能終端,工作的軌跡,大屏幕上顯示得一清二楚?!鞍讶h農機納入智能化管理,可實現機手、專合社、經營業主更加方便快捷地對接?!崩铢i飛說,目前,全縣有42家農機專合社,農機有1萬多臺,旋耕機、插秧機、收割機等大型農機都安裝了北斗導航智能終端?!拔鞒淇h智慧農機服務中心是全省10家智慧農機裝備提升示范區項目實施地之一?!崩铢i飛介紹了農機社會化服務綜合平臺操作流程:無論是業主找農機還是專合社找農活或是找機手,都可以在平臺上發布信息。比如業主找農機,他先將自己的需求信息通過手機上的APP發布,專合社搜尋到相應的需求信息后,與對方聯系洽談,并簽訂合同,然后實施作業,作業完成后機手點擊完成,訂單結束。智能化設備、信息技術的運用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更有效促進糧食產能穩步提升,實現農業智能化、標準化、高效化、綠色化發展。
      四川經濟網 | 分享: 2023-09-06
      (記者 燕巧)“你來得不巧,我們的晚熟桃剛剛賣完?!苯?,簡陽市施家鎮云林村集體經濟園子里的水蜜桃剛下樹,5元一斤的批發價讓云林村第一書記夏鵬很滿意,“說明我們改晚改對了?!薄 ?017年,在成都市龍泉驛區的幫扶下,云林村種起2000畝早熟水蜜桃?!?月初就上市,也是成都地區最早上市的早熟水蜜桃?!贝妩h總支書記龍承均介紹,依靠水蜜桃產業,云林村整村實現戶脫貧、村摘帽?! ”藭r,云林村全村都是早桃,一到成熟季節,全村幾百萬斤水蜜桃需要在20天左右全部銷售完,“時間緊,壓力大?!饼埑芯寡??! ?018年,成都市民宗局開始定點幫扶云林村。兩年前,夏鵬被派到云林村擔任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他和村兩委聯系東北、天津、陜西的收購商,同時動員全村在外的老老小小,利用微信、抖音、快手等網絡平臺,打通水蜜桃產銷“任督二脈”,將云林村的早桃賣到全國各地。去年村集體經濟水蜜桃銷售額達32萬元?! ?021年,夏鵬與村兩委積極爭取資金,選定了村集體經濟70畝桃園作為“試驗田”進行改良,引進晚熟水蜜桃,“我們先在村集體試著改,改成功再引導村民改?!薄 〗衲?月底,70畝“試驗田”的晚熟水蜜桃初掛果。晚熟水蜜桃個頭大、品相好、口感好,收購商上門收購,以5元一斤的價格全部銷完?! 】赐硎焯页跻姵尚?,村民也開始自發改良。去年,村民施月英將自家4畝早熟桃嫁接成晚熟桃?!巴硎焯移废嗪?,不愁賣,改了收益更高?!笔┰掠⒄f?! ≡屏执暹€在探索毗鄰地區聯動發展的新辦法。云林村與資陽市樂至縣高寺鎮、雁江區老君鎮相鄰,三地都有水蜜桃產業,地域相鄰、產業相近,存在競爭關系。在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背景下,邊界毗鄰鄉鎮如何聯合推動鄉村振興?  去年12月,云林村所在的施家鎮與高寺鎮、老君鎮聯合成立四川省富盛富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由龍承均任法人代表,三地聯動協調發展?!  霸屏执謇夏耆硕?,以前管護和采摘的農忙季,經常找不到人。三地聯動發展,首先解決了農忙季勞動力緊缺的問題?!毕涅i介紹,云林村水蜜桃上市最早,每到管護和采摘季,存在人手緊缺的情況。而在今年采摘季,三地實現信息共享、資源共用,隔壁兩個鄉鎮近百人來幫忙采摘。云林村早熟桃采摘完畢后,資陽兩鄉鎮水蜜桃上市,云林村村民又去隔壁鄉鎮幫忙,實現鄉村跨界協同發展?!跋乱徊?,我們還打算共建項目,充分挖掘盤活三地資源,實現鄉村旅游等多產業聯合發展?!饼埑芯f。
      四川日報 | 分享: 2023-09-06
      一個突破去年10月,三臺縣建平鎮的臺沃科研中試基地再生稻喜獲豐收的消息引起業界高度關注。原因在于,這次豐收打破了四川再生稻“北不過金堂”的傳統認知一個消息今年臺沃科研中試基地內頭季稻最高產量達每畝835公斤,只要10月的再生稻產量每畝能超265公斤,就能打破去年的紀錄一個考慮“推廣要算好農民的‘增收賬’,讓種植戶嘗到甜頭才是硬道理?!北M管已經過兩年試驗,再生稻在三臺縣表現不錯,但曹均成和團隊依然計劃再試種觀察一年后再考慮推廣一個打算如果再生稻在當地推廣后,曹均成建議可再種植一季冬蔬菜,形成“稻稻菜”種植模式,同樣可以增加收入。此外,他和團隊還準備開展“稻稻麥”種植模式試驗 ?。ㄓ浾?邵明亮 文/圖)9月4日,位于綿陽市三臺縣建平鎮的臺沃科研中試基地內,沉甸甸的稻穗壓彎稻稈,一片金黃中閃現的翠綠地塊顯得格外亮眼?!  暗诙缢疽呀涍M入孕穗期,灌水要跟上……”臺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農藝師曹均成站在稻田里,正叮囑同事們近期需要注意的田間管理事項?! 〔芫伤镜牡貕K,正是基地的再生稻種植區。由于地理原因,三臺縣溫光條件并不適宜再生稻生長,但去年基地的再生稻畝產達330公斤(干谷,下同),加上頭季稻,畝產超1100公斤,增產明顯?! ≡偕臼窃陬^季稻收割后,利用蓄留的稻樁重新發苗、長穗,進而抽穗成熟的水稻,能實現“一種雙收”,具有“省種”“省工”“省肥”等特點。作為一項重要的糧食增產手段,我省如何進一步挖掘再生稻增產潛力?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臺沃科研中試基地的再生稻種植區,一片綠意盎然。增產方向:推動再生稻向北移如果再生稻能向北在四川其他適宜區域大面積推廣種植,則全省可再增約400萬畝再生稻蓄留面積,糧食增產效果不容小覷  去年10月,臺沃科研中試基地再生稻喜獲豐收的消息引起業界高度關注。原因在于,這次豐收打破了四川再生稻“北不過金堂”的傳統認知?! ≡偕倦m然能夠實現糧食增產,但它對溫度和光照條件要求較高——再生稻在生育期期間,需要日均氣溫在22攝氏度—23攝氏度,這樣才有利于再生稻灌漿結實、單產提高。一直以來,川南、川東南地區由于秋季溫度和光照條件較好,是我省再生稻主產區?!  按ū钡貐^溫度和光照溫光條件不足,再生稻抽穗揚花期氣溫偏低,導致灌漿結實不好,產量不高,大規模發展困難大?!彼拇ㄞr業大學教授馬均說?! 槠平庠偕驹诖ū钡貐^的生長難題,從去年開始,曹均成和同事們篩選了“深優粵禾絲苗”“泰優粵禾絲苗”等多個再生稻品種在基地內開展種植試驗?!昂Y選的這些品種有很多共同點,如生育期相對較短、再生能力強、能適應川北的氣候等?!辈芫烧f?! 〕诉x種,田間管理也直接影響再生稻的產量。記者在基地看到,再生稻種植區被分割成一格一格,不同區域內正開展對比試驗。如一塊區域,再生稻的留樁高度被分為20厘米、25厘米、30厘米等;還有一些區域,則區分的是不同的種植密度和施肥量?!  拔覀冞M行多種對比試驗,就是要找到哪種種植方式產量最高?!辈芫蛇€給記者分享了一個好消息:今年基地內頭季稻最高產量達每畝835公斤,只要10月的再生稻產量每畝能超265公斤,就能打破去年的紀錄?! ∪ツ?,四川再生稻蓄留面積達500萬畝,位列全國第一。今年,我省蓄留力度進一步加大,面積預計達到550萬畝。專家普遍認為,三臺縣再生稻試種成功,為全省糧食增產提供了一個新方向——推動再生稻向北移?! <夜浪?,如果再生稻能向北在四川其他適宜區域大面積推廣種植,則全省可再增約400萬畝再生稻蓄留面積,糧食增產效果不容小覷。增產關鍵:讓種植戶嘗到甜頭才是硬道理推廣再生稻,技術突破是一方面。能夠實實在在增加農民收入,才是實現糧食增產的關鍵所在  “頭季稻平均畝產700多公斤,收割后進一步加強再生稻管理,實現‘噸糧田’目標應該沒有問題?!比涨?,在瀘州市納溪區合面鎮新設村的一處稻田里,種糧大戶梁仲明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褐倜鹘衲攴N了30多畝再生稻,前段時間頭季稻收成不錯。他表示,再生稻管理得好,再加上省去插秧等環節,第二茬預計又有三四百公斤的收成,除去收割、少量藥肥成本,“還是穩賺”?! 〈显偕井a量高,農民種植積極性高。但在這些區域以外,一旦再生稻產量上不來,就無法調動村民種植積極性?! 〔芫汕逦赜浀?,去年10月基地再生稻測產量,吸引了周邊大量村民“圍觀”,大家都想知道再生稻“到底有沒有搞頭”。畢竟,再生稻收割一畝地費用在80—100元,再加上藥肥、時間成本等,如果增產所產生的收入不能遠遠大于成本,沒有人會對再生稻感興趣?!  巴茝V要算好農民的‘增收賬’,讓種植戶嘗到甜頭才是硬道理?!辈芫杀硎?,盡管已經過兩年試驗,再生稻在三臺縣表現不錯,但他和團隊依然計劃再試種觀察一年后再考慮推廣?!皼]有十足把握與更詳實的數據支撐,我們不能盲目推廣?!辈芫烧f?! ∶鎸Υ迕竦挠^望心理,曹均成和同事們除了在再生稻增產上下功夫,還在種植模式上進行創新性研究?! ∫匀_縣為例,當地過去在收割完水稻后,很多田就閑了下來。如果再生稻在當地推廣后,曹均成建議可再種植一季冬蔬菜,形成“稻稻菜”種植模式,同樣可以增加收入。此外,他和團隊還準備開展“稻稻麥”種植模式試驗,目的同樣是通過增加村民收入來增強大家種植再生稻的積極性?!  巴茝V再生稻,技術突破是一方面。能夠實實在在增加農民收入,才是實現糧食增產的關鍵所在?!辈芫烧f。
      四川日報 | 分享: 2023-09-06
      (四川農村日報訊?綜合人民日報、農業科技報)我國是水產養殖大國,近年來通過大力發展生態健康養殖,持續提高養殖設施和裝備水平,我國設施養殖產量在水產養殖中的占比已超過五成。日前,4部委聯合發布的首部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規劃明確,建設以生態健康養殖為主的現代設施漁業。各地正持續加快轉變漁業發展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讓更多優質鮮活水產品“游”向千家萬戶。8月22日,在浙江德清縣下渚湖街道和睦村“數字漁倉”養殖基地,管理員用手機對魚塘進行遠程監控。新華社發 謝尚國 攝現狀喜人推廣生態養殖,魚塘不斷升級  早上5點,浙江德清縣禹越鎮的魚塘陸續熱鬧起來。投料機一開,魚群“擠”到水面?! ≡O施養魚,魚塘很關鍵。曾經,尾水不規范排放,一度讓黑魚養殖難以為繼?!  昂盟拍莛B好魚?!庇碓芥傓r辦主任黃飛說,為了解決養殖環境污染大、產品品質下降等問題,當地不斷升級魚塘設施,推行“生態凈養”綠色養殖新技術?! ∵^去擠擠挨挨的魚塘變了。禹越鎮魚塘養殖密度從每畝5000尾降低到1800至2000尾,環保型高效膨化飼料替代了部分冰鮮魚,套養花鰱和鯽魚,幫助消化殘餌?! ∥菜趺刺幚??德清從設施和機制兩端著手,因地制宜設計“四(三)池三(兩)壩”處理設施,連通各個魚塘;探索“一個養殖戶、一條收集管網(溝渠)、一個終端處理”長效管理機制,確保每個養殖場專人專管?! ≡阱X塘村的漁業養殖尾水治理點,水中栽植了伊樂藻、輪葉黑藻等藻類,池畔是一簇簇美人蕉。尾水經過沉淀池后,通過由陶粒、炭片、沙礫組成的三道過濾壩,依次進入曝氣池、生態凈化池和濕地潔水池,處理后的水可以循環利用?!皬?.0版傳統魚塘到2.0版標準魚塘,再進階到3.0版生態美麗魚塘,水產養殖尾水綜合治理,有效破解了漁業發展、農民增收與水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钡虑蹇h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崔連勇說?! ∞r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將實施養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廣行動。圍繞池塘標準化生態化改造和養殖尾水治理,支持生態溝渠、生態塘、潛流濕地等尾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按照規劃,到2030年,將建設完成340個池塘設施漁業養殖場,帶動全國池塘標準化改造1700萬畝。浙江舟山國際水產城碼頭,漁民把整筐的梭子蟹運送上岸。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工廠化集約化生產,提高養殖效益位于山東青島萊西市的青島七彩種業科技有限公司里,不同規格的養殖池整齊排布,7000多尾墨瑞鱈親魚在池中游動?!  斑@里最大的種魚有50多斤!我們的養殖效率是普通池塘養殖的100倍,一畝地可實現百畝地的產出?!惫矩撠熑藢m慶禮說?! 〗陙?,我國工廠化水產養殖快速發展,到2022年養殖水體達1億多立方米,比2016年增長40%左右?! ∧瘅L營養和經濟價值高,但數量稀少,對水質十分敏感。利用工廠化模式,萊西市實現了墨瑞鱈全人工繁育。宮慶禮說,目前,一個園區內就實現了“產卵—孵化—培育—養成”全周期生產。一個30立方米的養殖池,每年可產出1萬斤墨瑞鱈,產值達到50萬元。尾水通過管道先后輸送到農作物智慧溫室、稻田、旱田梯次利用,基本實現水資源全效利用?! 底只夹g與水產種業聯動,不僅為產品質量提供保障,還為養殖戶提供各項技術支持。浙江省水產種業公司副總經理高強介紹,工廠化育苗車間配備各類先進物聯網設備,構建了數字化管理云平臺及蝦管家、蝦博士小程序,延長服務半徑,實現遠程漁技指導、在線診斷,打造產品追溯閉環鏈條,帶動養蝦農戶累計達3000戶,戶均增收30%?! 母鞯乜?,工廠化循環水模式產能高、節水節地、污染排放可控、產品品質穩定,有效契合種業生產和商業化生產需要。根據規劃,到2030年我國將在內陸和沿海水域灘涂養殖優勢區,建設152個工廠化集約化設施漁業養殖場,帶動新增現代工廠化養殖水體1500萬立方米。提升產業鏈,生鮮“游”到千家萬戶  在湖北武漢東西湖區東山農場,活蹦亂跳的加州鱸被打撈上岸,進入暫養池?!  皶吼B池可以容納2萬多斤鮮魚。訂單一來,我們就聯系活魚運輸車裝車配送?!蔽錆h錦繡樂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黃錦峰說?! ∥錆h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文高介紹,結合發展設施漁業,武漢市在生產基地建立前置倉,提前將鮮活水產品起捕后存在暫養池,與駐漢院校、科研院所聯合開發活魚?;钤O備和器材。目前,全市9個中心城區,從活魚起水到送至市民小區,已實現兩小時內送達?! ∷a品加工設施更完善,魚兒“游”得更遠。錦繡樂園公司的加工車間里,一條條鮮魚經過打鱗、去腮、清洗等一系列加工流程后,真空包裝冷凍保鮮。公司引入流道養殖和水產初加工設備,一小時能處理2000斤?!  皬馁u鮮魚到賣風干產品,價值翻了好幾番!”武漢黃陂區祁家灣街夏王村胡家灣,德瑤望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胡國剛把一車風干魚發走。他介紹,合作社養殖的青魚、武昌魚,一斤賣7元左右。經過宰殺加工、恒溫腌制和風干后,魚頭、中段、魚尾都能單獨銷售,一斤賣到20元以上?! 〗陙?,各地不斷拓展和提升漁業全產業鏈,依托不斷完善的產后加工體系,豐富的水產制品變著花樣上了消費者的餐桌?! 「=ㄊ¢}威實業以鱸魚和大黃魚為原材料的預制菜口味齊全,各具特色。公司生產部主任鄭其鋅介紹,根據時下消費需求,公司采用活魚處理技術,研制出調味鱸魚、去刺魚、烤魚等系列預制菜;研發各類休閑食品,建設現代化、規?;罴庸どa線10條,可加工30余種產品,年產值達6億元。未來可期開拓設施養殖新空間建好“藍色糧倉”  優化設施水產養殖空間布局,確保水產品持續供給,還有待開拓新空間。根據規劃,到2030年,我國將按照單個池塘10至30畝、集中連片500畝以上,建設60個鹽堿地設施漁業養殖場,促進鹽堿地有效治理利用。此外,發展深遠海集約化養殖,正在成為未來水產品供給重要的增長點?! 「=ǜV葸B江縣筱埕鎮定海灣海域,乘船出海不到15分鐘,兩座“鋼鐵島嶼”映入眼簾,“看!這就是我家漁場?!睆氖潞I橡B殖20多年的盧統鋒自豪地說?! ?020年初下水的海上養殖平臺,如同一個倒扣的果籃,有4個籃球場大小,養殖水體達到1.5萬立方米以上?!艾F在可以一鍵實現智慧養殖?!北R統鋒按下電動按鈕,眼前長達62米的“龐然大物”開始翻轉,潛藏在網箱底部的大黃魚,紛紛躍出水面?! 【嚯x養殖平臺不足3公里,落戶了新一代的綠色智能化漁旅平臺,設有50平方米的智慧漁業中心,智慧漁業系統通過自主研發算法,建立評價體系,指導生產及運營?!霸谖覀冞@里,水溫、水體環境、洋流擾動、投料數量等數據都被準確記錄,成本控制精確到每一條魚?!边\營總負責人許航說?! 「D翝O,建設“藍色糧倉”。2022年,全國深遠海養殖產量39.3萬噸,占海水魚類養殖產量兩成以上。到2030年,我國將建設99個以上深遠海大型智能化養殖漁場,推廣重力式網箱、桁架類網箱和養殖工船等先進技術與設施裝備?! ≈袊Q蟠髮W海洋生命學院教授包振民說,從科技創新入手,未來還需要多學科進行品種培育、養殖技術、裝備設計與制造聯合攻關,重視基礎研究和數據庫建設,加強養殖設施和裝備與水產動物生活習性和行為等的適配性研究,加強智能化和智慧化技術在養殖設施上的研發,實現水產養殖裝備跨越式發展。
      四川在線 | 分享: 2023-09-06
      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燦紅 文/圖  成都平原上,水稻生產技術正快速迭代。從育種、育插秧、植保、收割到烘干……水稻生產全過程,被不斷細分。人海戰術塵封歷史,全自動育秧機、高負載無人植保機、無人駕駛插秧機等智能化農機和基肥全耕層混施、寬窄行機插、稻鴨共作等配套技術不斷推陳出新,水稻單產和生產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月的成都平原,水稻源源不斷地從陽光和土壤中汲取能量,輸送到稻穗,稱之為灌漿,經歷灌漿過程,稻穗由青轉黃,稻田里散發出特有的稻香?! ?月30日,成都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聯合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以下簡稱“省農科院作物所”)在邛崍市臨邛片區十萬畝糧油產業園,召開了稻田高質高效生產新技術觀摩培訓會,近60位規模種植大戶參加??纯蒲腥藛T如何以科技賦能,充分挖掘這片平原沃土的潛能,為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注入科技力量。觀摩團成員在田間觀察水稻長勢。節本經:減少化肥、農藥投入  “一畝水稻,從育秧到收獲,投入超過800元,這還不算地租、收割費、烘干費等?!爆F場觀摩的一位種糧大戶感慨道,種稻成本居高不下?! ≡谑∞r科院作物所水稻專家、副研究員朱從樺看來,科學節省成本,路徑有很多。通過科學統籌,減少化肥、農藥等農資投入等方式,都可以實現節本目的?!  暗钧溳喿髂J较?,水稻平均產量達到 680 公斤沒有?”朱從樺向參加觀摩會的種糧大戶發問,在場大戶紛紛面露難色。朱從樺接著解釋道,麥茬稻全生育期畝均施用40—45公斤復合肥和10公斤尿素,最優栽培模式管理下稻谷單產應不低于680公斤,但實際生產中產量往往達不到這一標準,這就需要進一步提高化肥利用率,減少過量施用化肥帶來的面源污染?!  巴ㄟ^麥茬稻基肥全耕層混施技術可以有效解決?!敝鞆臉逯v道,這項技術的優勢在于實現頭季作物秸稈全量翻埋還田、提高基肥利用率、節約耕整地環節耗水量,就是前茬收獲后干旋整地,再灌水泡田,待田面“花花水(地表有零星的淺水區域)”時精準撒施底肥,緊接著打漿平整地作業?!  翱雌饋矶嗔艘粋€打漿平整環節,增加作業成本,但實際上這樣做可以減少化肥用量,提高秧苗栽插質量?!敝鞆臉逭f,先淹水后施肥的好處是減少基肥滲漏損失,提高化肥利用率?!按驖{環節既能實現秸稈翻埋,又能消除田表福壽螺。另外,機插秧稻田采用‘插封同步’和莖葉除草相結合的方式,可以減少除草劑用量,除草成本降低30%左右?!敝鞆臉逑碌教锢?,向觀摩人員展示了寬窄行模式下水稻的田間實際生長情況。增效經:合理密植、優化肥水  在邛崍市臨邛片區十萬畝糧油產業園的稻麥大面積綠色高產高效示范片,數百畝水稻稻穗飽滿,長勢喜人,種糧大戶紛紛下田探究其中的高產玄機?!  瓣P鍵在合理密植和優化肥水管理?!敝鞆臉逯钢澈蟮囊黄菊f,合理密植途徑有兩種,一是等行距縮短栽插株距,二是寬窄行機插增密。傳統等行距合理增密機插秧達1.23萬穴/畝(行距30厘米,株距18厘米),采用寬窄行增密機插達1.27萬穴/畝(寬行36厘米,窄行14厘米)?! 私?,水稻寬窄行機插技術利用作物邊際優勢和高光效增產原理,將栽培方式與栽培技術定量,實行水稻寬行距與窄行距間隔栽培模式?!  凹词乖耘嗝芏冉咏?,寬窄行機插稻谷產量也有明顯的增產優勢,較傳統等行距機插增產3至5個百分點?!敝鞆臉褰榻B,寬窄行模式下可以有效增加田間通風透氣性,提高光能利用率,減少病蟲害發生,提高邊際增產效應。朱從樺轉身走向田間,撥開幾叢水稻,向觀摩人員展示了寬窄行模式下水稻的田間實際生長情況,只見寬一行、窄一行、稻株十分健壯?!半S著寬窄行插秧機的示范推廣,這項水稻寬窄行機插技術從中試示范田走向更廣闊的大田,有了現實基礎?!薄 ⊥ㄟ^對稻田秸稈資源化利用增效機理研究,朱從樺發現了秸稈全量粉碎還田模式、秸稈炭化還田模式、秸稈過腹還田模式、智流膜堆肥還田模式等不同模式下的增效邏輯?!氨热缃斩掃^腹還田模式中,稻谷機收后秸稈可以作為黃儲飼料,畝增收60元至80元?!眱炠|經:打造高食味值大米  在優質稻米產業化示范片,烈日下,一陣特殊的水稻清香撲鼻而來?!  斑@塊田主要用于打造優質稻米,選取了‘ 川優6203’‘野香優莉絲’‘品香優9466’等食味性高的品種?!敝鞆臉褰榻B,高產和優質是水稻永恒的發展主題?! ?,該示范片采用有機培肥、機械化除草、蟲情智能化測報、病蟲生物防控等技術,結合稻米可溯源體系的建設,開展優質稻米產業化生產技術的集成和示范,為當地優質稻米品牌米源基地的打造提供技術支撐?!  暗绝喣J较?,水稻田長期處于淹灌狀態,可以降低稻谷中鎘含量?!敝鞆臉逭f,淹深水替代曬田,也能起到減少水稻無效分蘗的作用?!  吧a技術日新月異,不能在家里閉門造車,要多出來走走看看,學習專家和同行們最新的技術,把科技作為提升產量的支撐?!痹谟^摩會的最后,成都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閻洪向種糧大戶表達了期望,他表示,接下來還要多組織觀摩會,讓最新的技術成果更快、更大規模地落地。
      四川在線 | 分享: 2023-09-06
      (衡歡 記者 李國富)有機水果是西充縣的特色農產品之一。日前,在位于該縣東太鄉魚池寺村的天馬山晚熟柑橘園,只見漫山遍野的柑橘樹連綿成片,郁郁蔥蔥,工人們正在對果樹進行管護。??西充縣天馬山柑橘基地 (李同周 攝)“有機種植是我們基地的特色。柑橘的生產過程嚴格遵循有機種植方式,不使用任何化學合成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等,生長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原理,以確保每一顆果子是真正的綠色、有機、健康?!痹摶刎撠熑顺藤t君介紹,基地種植“愛嬡38”、耙耙柑、沃柑、春見、血橙等有機晚熟柑橘近千畝。為保證果品質量,該基地選用優質種苗精心培育、切接接穗,保證栽植間距,嚴格把控土壤成分,使用蚯蚓松土,結合深翻改良土壤,土壤有機物質含量達3%。在西充,像天馬山農業這樣的有機農業企業,都按照操作有規范、過程有記錄、產品有標識、市場有監管、質量可追溯的“四有一可”有機生產標準生產,做到種植技術“一本書”、誘殺害蟲“一盞燈”和“一塊板”、生物防治“一袋蟲”、有機栽培“一口池”、生產投入“一本賬”。檢測人員在金科公司進行產品抽樣(衡歡 攝?)在園區的柑橘樹下,一片片綠肥作物郁郁蔥蔥?!皥@區除使用花生糠、菜籽渣等農家肥和有機復合肥外,還套種了綠肥作物?!背藤t君介紹,柑橘園內套種三葉草、芥苔豌豆等綠肥作物。當綠肥作物成熟時,將其全部翻耕入泥土,成為果樹生長的上好肥料。每千公斤綠肥鮮草可供出氮素6.3公斤,磷素1.3公斤,鉀素5公斤等。這些綠肥作物不僅能改善土壤結構,提高肥力,提升果實品質,還能抑制雜草生長,具有成本低、肥效高等優點。要種植出優質的果子,離不開精心的管護?!?月開始掛果,6月開始疏果,8月開始套袋……”程賢君說,在該基地,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柑橘樹管護技術規程?;夭捎命S板、太陽能殺蟲燈等綠色防控措施防控病蟲害;不用除草劑,使用機械與人工除草;實施果林間伐,嚴格控制每棵果樹的產量,摘掉小果,保證優果率?!白裱瓏栏竦挠袡C種植技術標準種植出的有機柑橘,具有果形好看、皮薄肉嫩、水分充足、含糖量高、入口即化等特點,深受消費者喜愛。往往果子還沒成熟,就被客商提前預訂?!背藤t君自信地說,園區有專業采摘團隊人工采果,現代化設備分揀、包裝、倉儲、物流,全程精細控制品質。?西充縣天馬山柑橘基地(李同周 攝)據了解,為規范生產標準,保證有機產品品質,西充縣根據國家行業標準先后完善有機食品生產、監管、認證體系,制定并發布了5大類40個有機農產品地方生產標準和有機農產品生產質量標準。品質的保證不僅僅依托于業主自為、企業自律,政府的監管更是貫穿生產全過程?!氨O管是道‘硬杠杠’。我們以健全‘全程監控、質量追溯和企業誠信’三大體系為載體,建立‘政府主導、部門監管、企業自律’的監管機制,建成可視農業、質量追溯、專家服務、市場需求等信息服務平臺9個?!蔽鞒淇h有機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加強對有機農產品生產的監管,全面建立縣、鄉、村、企“四級”質量監管體系,實行部門抽檢、企業自檢、上市必檢制度,并積極推行農產品“二維碼”質量追溯管理,實現對生產、加工、銷售全程管控?!叭绻诂F場檢查和產品檢測中,發現有機生產基地使用有機生產禁止的化學肥料、化學農藥、化學除草劑等嚴重違規行為,我們將實行‘一票否決’?!蔽鞒淇h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違規企業,該局和有機辦將函告有機認證機構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嚴肅處理,終止該企業的有機認證活動,撤銷有機認證證書,五年內不得再認證,同時不得享受有機農業發展扶持政策。動態監管機制,牢牢守住了有機農產品質量“生命線”。在近幾年國家、省市相關部門的有機產品抽樣檢測中,西充有機產品檢測合格率達99.6%以上。
      四川經濟網 | 分享: 2023-09-05
      (陳紹海 周俊 記者 張敏)“秋冬管護是一年中茶園管理的重要環節,要及時開展除草、施肥、松土、修剪管理……”8月28日一早,旺蒼縣木門鎮龍山茶葉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石義良收到一條來自“茶園氣象站”的茶葉管護提醒消息?! ⊙┌讝艡趪傻摹安鑸@氣象站”就設置在郁郁蔥蔥的茶園里,雨量傳感器、空氣溫濕度傳感器、地溫傳感器等精準氣象設備一應俱全。每逢重大天氣變化前,“茶園氣象站”就會通過電視滾動字幕、短信、微信群等,將信息通過多種渠道告知茶農,以便他們提早應對天氣變化,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8月28日,廣元市旺蒼縣木門鎮茶農開始秋冬茶園管護。陳紹海 攝  “過去茶葉生產天氣說了算,現在有了‘茶園氣象站’,可以提前采取相應的措施精準管護?!笔x良說,今年清明前夕,氣象站通知春茶采摘時期多雨,他就提前進行采摘,“減少了近200萬元的損失?!薄 『锰鞖獠拍艹删秃貌?。今年,旺蒼縣依托“米倉山茶全產業鏈數據中心”,開展茶葉氣候品質認證,明確氣候條件與茶葉品質之間的對應關系。每一份茶葉都能擁有自己的二維碼,其中記錄著產地、所處海拔高度、生長時的氣候條件等指標和氣候品質認證等級?! √鞖獠缓?,也有保險兜底?!敖衲?月,天氣快速回暖后,又突然出現大面積降溫,影響了茶葉品質?!比讲枞~有限公司負責人羅旭東說,當時正是明前茶采摘的旺季,幸好提前購買了茶葉天氣指數保險,成功獲賠1.66萬元,讓他有了保障茶園正常運行的底氣?! ×_旭東說的茶葉天氣指數保險主要針對春季(1—4月)常見的氣象災害,如干旱、寒潮,保險公司按照對應的標準賠付。與傳統茶葉種植保險相比,天氣指數保險在觸發理賠條件后,無需查勘核實實際受損面積?!  斑@樣可以提高保險合同標準化,大大簡化理賠流程,有利于農戶第一時間積極開展生產自救,減少災害造成的實際損失?!蓖n某保險公司負責人以黃茶為例,其保費由省財政補助40%、縣財政補助35%,茶農只需承擔25%的自費比例?! 祿@示,自2021年開辦茶葉天氣指數保險以來,旺蒼縣已累計有100余戶茶企、茶農享受到了2000萬元風險保障,切實提高了茶產業抗風險能力。
      四川日報 | 分享: 2023-09-05
      為進一步發揮科技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進一步提升全區農業現代化水平,從今年7月份開始,樂山市沙灣區科協會同樂山市農技協,邀請樂山土壤修護院院長、高級農技師朱萬清,以及華南農業大學的農業專家學者集中開展“百日科普”活動?!鞍偃湛破铡被顒又荚谝浴靶拮o土壤、營養植物、健康人類”為主題,采取課堂教學與實地調研指導相結合方式,在全區各鎮開展農業新型技術培訓。目前,已在銅河街道、沙灣鎮、踏水鎮、福祿鎮、牛石鎮及相關村開展培訓6場次,培訓農民319人受眾751人。同步開展土壤檢測等工作,先后共檢測土壤871份,制定土壤修護方案374個,涉及服務面積3690畝。農技人員在沙灣區沙灣鎮代灣村開展百日科普活動“百日科普”活動受到基層群眾的好評,紛紛表示,通過培訓,以及土壤檢測,找到了病根,讓種植戶對自家土壤及肥力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學會了果樹修剪等操作技能,懂得了水、肥施用管理。福祿鎮紅陽村、沙灣鎮代灣村的近600畝茶園開啟了“靶向施肥、靶向用藥、靶向管理”的精細化農業管理模式。據福祿鎮紅陽村黨支部書記許溯全介紹,村里的500多畝茶葉實行精細化管理以來,產量比以前提高了10%,下一步將進一步探索全村農業精細化管理模式,不斷提升全村農業現代化水平,提高農民收入。(供稿:沙灣區科協)
      四川新聞網 | 分享: 2023-09-04
      (記者 闞瑩瑩)“小心些,把掉的幾粒谷子都撿起來?!?月21日上午10點,在樂山市夾江縣新場鎮東山村,水稻新品種“川康優6308”測產驗收正在進行?! 〉咎镞?,驗收專家組成員之一、內江市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所長陳勇提醒正在取樣的工作人員。這一袋剛收獲的樣品,即將進行烘干、除雜等工序,最終得出平均畝產值,從而決定是否有資格向農業農村部申報認定為超級稻。因此,盡管只掉落了幾粒谷子,或許都會影響最終成績?! 〕壍绢愃扑局械摹凹庾由?,尤其是產量遠高于一般品種。每年,全國審定水稻新品種數量達數千個,只有極少數產量、品質、抗病性、適應性等綜合能力表現優秀的新品種能被認定為超級稻?! 〗衲?月,農業農村部發布最新的超級稻名單,全國超級稻數量有129個,“四川籍”有14個。這些“尖子生”是如何被選育出來的?它們為糧食豐產發揮了哪些關鍵作用?“川康優6308”驗收現場。 劉佳 攝如何選拔?“考試”前大多要經歷10年以上的選育,才能達到嚴格的標準  要成為超級稻,標準很嚴格。在西南稻區,超級稻的認定標準要求生育期在158天之內,百畝連片平均畝產達到780公斤以上;生育期超過158天,平均畝產要達到850公斤以上。這一標準遠高于500—600公斤的四川水稻平均產量?! ∫虼?,東山村的這次驗收,可謂是一場緊張且嚴謹的“資格考試”。烘干、除雜、稱重……驗收專家們小心地排除掉一切可能影響數據的外部因素,“例如已經烘干的谷子,絕對不能用手觸碰,因為手上有汗水,會影響最終成績?!彬炇諏<医M組長、重慶市農業科學院李經勇研究員說?! ∵@是一場每個想要沖擊超級稻的新品種必須進行的“考試”,而在此之前,它們都經歷了10多年甚至數十年的選育?!  捌废銉灻勒洹?,今年公布的新一批超級稻品種之一。省農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副所長張濤,是“品香優美珍”的主要選育專家。2010年,張濤和團隊從廣東省引進了一個高產優質的種質資源,正式開啟了超級稻的選育?! ∫粋€種質資源被引入另一個氣候區,很容易水土不服。例如生育期變長、產量降低,甚至不能抽穗。解決這些問題,要歷經數十次的改良、試驗,這往往要耗費10多年甚至數十年時間?! ∪ツ?月,在重慶市梁平區金帶街道千河村現場測產驗收時,“品香優美珍”平均畝產達856.4公斤,創造了西南平壩丘陵區一級優質雜交秈稻單產紀錄,達到超級稻認定標準?! ∮伤拇ㄞr業大學、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共同選育的水稻新品種“川康優6308”也經歷了類似的過程。好在10余年的努力最終換來了好成績。這次測產,“川康優6308”平均畝產830.6公斤,達到了超級稻的認定標準。如何推廣?有企業專門做推廣,大面積提高糧食產量是超級稻的終極使命一個高產優質新品種被認定為超級稻之后,只是開啟了品種生涯的第一步。不斷拓寬推廣面積,帶來更高的糧食產量,才是它的終極使命?! ≡谥袊N界,大多數水稻新品種的選育者都把品種經營權交給種子公司等企業,如此一來,專家一心搞科研,企業專門做推廣。這種合作模式能夠加快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從而大面積提高糧食產量?!  捌废銉灦傉洹?,是與“品香優美珍”有共同母本的另一個超級稻品種。去年9月,在雅安市漢源縣,“品香優秱珍”百畝連片示范基地平均畝產達950.3公斤,刷新了四川一級優質稻高產新紀錄?! ∷拇ㄘS大種業有限公司負責“品香優秱珍”的經營推廣,公司負責人章存均說,這幾年公司在眉山、宜賓、德陽、自貢等地進行了高產示范,每年水稻成熟季節都邀請全省的種糧大戶、種子經銷商觀摩。好品種得到大家認可后,推廣面積越來越大、目前已超過40萬畝?! ≌撏茝V面積,不得不提到早在2015年就通過超級稻認定的“宜香優2115”。截至2022年,“宜香優2115”已累計推廣2000余萬畝。自2016年起,“宜香優2115”銷量一直穩居全國前十、四川第一,并多次被列為全國和四川省的主導品種?! ∽鳛楹笃鹬?,“川康優6308”也在奮起直追?!敖衲晖茝V面積達到近30萬畝,未來3年,我們計劃擴大到100萬畝?!逼贩N經營推廣企業四川華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四川日報 | 分享: 2023-09-04
      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周金泉  8月26日,在蒼溪縣舉行的中國紅心獼猴桃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通過舉手表決、專家代表簽字確認,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紅心獼猴桃高質量發展蒼溪宣言》,充分肯定了紅心獼猴桃避雨設施栽培技術對于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作用。資料圖片  《宣言》指出,紅心獼猴桃是我國極具市場競爭力的優勢特色產業,盡管當前面對潰瘍病危害風險,但其市場前景好、經濟價值高,全國各產區和行業工作者應攜手共進,圍繞抗病育種、設施栽培、農機農藝融合、即食控熟、果品質量安全控制等關鍵技術聯合攻關,共創中國紅心獼猴桃產業美好未來。此外,獼猴桃原產于我國,紅心獼猴桃種質資源是我國珍稀資源,全國上下應高度重視其收集、保存、評價、利用及保護工作。全國各產區及科研院所間應建立資源、品種共享機制,形成合作共贏的新格局?!  缎浴烦h,要以舉辦此次會議為契機,建立中國紅心獼猴桃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機制。會議定期舉辦一次,由全國紅心獼猴桃主產區(市、縣)或潛力發展區與國家科研機構共同商議,形式多樣。各方愿意積極整合行業優勢資源,發揮科技引領支撐作用,共同為我國紅心獼猴桃產業發展建言獻策,全力打造我國紅心獼猴桃產業高層次交流平臺?!  缎浴分赋?,當前大力推廣紅心獼猴桃避雨設施栽培技術是保障核心產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符合農民增收愿望,是新時期推動產業升級轉型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缎浴愤€充分肯定了蒼溪在國內業界中的地位,指出蒼溪是紅心獼猴桃優生區,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紅心獼猴桃之都;30多年來蒼溪克服重重困難,堅持發展紅心獼猴桃產業,取得了顯著成績,為推動中國紅心獼猴桃產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四川在線 | 分享: 2023-09-04
      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金泉  8月26日,由國家獼猴桃科技創新聯盟、中國綠色食品協會聯合主辦的中國紅心獼猴桃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蒼溪縣舉行,國內專家學者、業界代表會聚一堂,或直陳問題、或分享經驗、或建言獻策,共襄紅心獼猴桃產業發展大計。碩果滿枝的蒼溪紅心獼猴桃。蒼溪縣委宣傳部供圖  “水果之王”迫切需要揚長避短  “獼猴桃堪稱‘水果之王’!2010年至今,國內獼猴桃種植面積已由150萬畝發展到了400萬畝,陜西省周至縣就有1/3農戶收入來自獼猴桃?!敝袊G色食品協會常務副會長王運浩指出,“獼猴桃不會像一些果樹那樣,會陷入‘今年砍,明年種’的怪圈,而是一個實實在在富民強縣的朝陽產業?!薄 〉?,王運浩從一個“消費者”和“綠色農業工作者”的角度,直陳我國獼猴桃產業的短板:一是品種多而雜,“圓的、扁的,短的、長的,無毛的、長毛的”都有,它就不像蘋果等水果那樣具有較高的識別度,這就造成消費者的選擇困惑;二是品質參差不齊,消費者購買獼猴桃就像開盲盒;三是存在冷鏈物流的問題,這也是當前普遍存在的問題?! 榇?,王運浩建議,科技的應用推廣是獼猴桃產業最為核心的內容,國內業界不能各自為政,而應依托國家獼猴桃科技創新聯盟這個大平臺,將“論文寫在大地上,成果應用到企業”,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同時打造統一的品牌?! ∥鞅鞭r林科技大學獼猴桃試驗站首席專家劉占德介紹,目前國內高標準的紅心獼猴桃售價能達到25元/斤,可保證1個果子能掙到5元錢,這樣的效益已經與新西蘭“佳沛”差不多了。劉占德話鋒一轉:“但是,好果子難生產難管理。我們一定要搞一些園區化的示范基地,在技術上做一些工作,通過避雨大棚設施,解決紅心獼猴桃產業發展的‘攔路虎’,找到適合高價值獼猴桃的生長條件,確保健康環境、健康樹體、健康果實?!薄  靶挛魈m通過廣泛收集等手段建起了很大的種質資源圃,意大利一個企業竟保存了100多份軟棗獼猴桃種質資源;新西蘭獼猴桃產業發展至今100年只有4個品種,而在意大利、法國也不過5至6個品種?!眹耀J猴桃科技創新聯盟副理事長雷玉山指出,與國外獼猴桃產業相比較,“我國當家品種少,綜合全面品種少,種苗繁育技術是瓶頸”,此外還存在品質、產量、產值乃至種植和經營模式等差距,“陜西產量14.9噸/公頃,新西蘭30噸/公頃;陜西產值15萬元/公頃,新西蘭88.2萬元/公頃”?! 〈óa獼猴桃雖有亮點亦要發力  廣元市蒼溪縣是中國紅心獼猴桃第一縣。廣元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蒲友松在分享廣元市獼猴桃產業發展經驗時說:“全市獼猴桃種植面積已達50萬畝,分布在蒼溪縣、昭化區、劍閣縣。我們不能再過度發展,而是要提質,要大力推動全產業鏈建設?!薄 延阉山榻B,廣元市主要從“穩基地、提加工、靚品牌、扶主體、促融合”五大環節著手,推動獼猴桃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穩基地,即通過鞏固一批標準園,改造提升一批低產低效園,發展一批戶辦產業園,不斷提升現有基地建管水平,保持全市獼猴桃面積穩定在50萬畝。提加工,即推行采后預冷、分級分選、冷藏保鮮、鮮果包裝和冷鏈運輸,提高獼猴桃商品化率;鼓勵企業加大自主技術研發力度,支持引進國內外先進加工技術,不斷提高獼猴桃精深加工水平和產品價值。靚品牌,即支持蒼溪獼猴桃協會嚴格按照品牌管理辦法開展品牌授權許可管理,維護產業品牌形象;并通過多種宣傳推介提升廣元市紅心獼猴桃知名度和影響力。扶主體,即引導現有企業做大做強,把有實力的龍頭企業培育成全市獼猴桃領軍企業;充分發揮專合社紐帶作用,為龍頭企業提供優質產品,把農戶帶入產業發展鏈條;把有實力的家庭農場扶持培育成市級、省級、國家級示范場。促融合,即打造一批以獼猴桃為主導產業、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生態自然風光優美的獼猴桃特色產業小鎮和村落?! ?,針對國內獼猴桃產業現狀,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研究員涂美艷提出了四川在新時期發展獼猴桃產業的思考,就是要堅持獼猴桃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棵榔G說,實踐中要明晰獼猴桃發展定位,擦亮川果金字招牌。要“堅持紅心為特色”“堅持綠黃肉配合”,支持以蒼溪、都江堰為核心,大力推廣避雨設施,打造紅心高產高效樣板;發揮綠肉、黃肉品種抗病優勢,加快低產低效園改造,保住產業規模。與此同時,加大突破性新品種選育與區試,推動品種換代;加快輕簡高效生產技術研發與應用,推動園區升級;加強社會化服務體系構建與適度規模主體培育。
      四川在線 | 分享: 2023-09-04
      X
      您確定要退出登錄?

      獨家運營:四川成農網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蜀ICP備18034246號-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国产乱子伦无码

        <dfn id="vhtfl"></dfn>

        <ol id="vhtfl"><delect id="vhtfl"></delect></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