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vhtfl"></dfn>

    <ol id="vhtfl"><delect id="vhtfl"></delect></ol>

      掃碼二維碼

      關注公眾號

      市州頻道: 成都 綿陽 眉山 瀘州 南充 廣元 雅安 達州 廣安 宜賓 遂寧 樂山 內江 自貢 巴中 資陽 德陽 攀枝花 甘孜 阿壩 涼山
      (記者 唐子晴)9月7日,一場雨過后,金沙江兩岸籠上一層薄霧,山間林木青翠欲滴。站在攀枝花市東區密地橋向江北眺望,能看到一株株新栽種的小樹沿著山坡向遠處綿延,“新增的品種主要是鳳凰木和清香木,都是鄉土樹種?!迸手ㄊ辛謽I局生態保護修復科科長宋云祿介紹,項目新增林地1200畝,目前已完成種植?! ∽鳛殚L江上游重點國有林區和水源涵養區,攀枝花市一直積極探索推動金沙江干熱河谷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著力構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隨著城市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不斷推進,金沙江畔一幅森林綠城、陽光花城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站在金沙江北岸向遠處看,一灣碧水與漫山翠綠相得益彰。 受訪者供圖造林是一場“馬拉松”要選擇適宜的品種  在宋云祿的辦公桌上,擺著一本《攀枝花干熱河谷常用造林綠化植物圖譜》,里面詳細羅列了120種植物,攀枝花樹、鳳凰木、清香木等在當地廣泛種植的鄉土品種均在其中?! ∵@份圖譜是攀枝花2019年啟動林木種質資源普查形成的成果。翻看圖譜,除了對不同植物進行形態特征的詳細描述,還有對生長習性、分布和表現、培育及用途的介紹?!捌詹樵谌蟹秶鷥仁占?299份樣本,匯總整理后能夠為城市綠化提供指導?!彼卧频撜f?! ≡谂手ㄊ辛謽I技術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張國先看來,摸清種質資源家底,就是為了因地制宜開展科學綠化工作。由于地處金沙江干熱河谷生態脆弱區,攀枝花整體山高坡陡、土層瘠薄,造林難度大,“造林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短跑,選擇適宜的、正確的品種非常重要?!薄 〕松止茏o和生態修復,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里,攀枝花市金沙國有林場還承擔著培育鄉土樹種的任務。為了采種,工作人員要在不同樹種成熟期“追著種子跑”,林場副場長何旭告訴記者,樹種要人工采集,比較耗費體力,還要細心觀察,尋找到合格的母樹?! 〕晒尯涡窀械叫老?。目前,林場近200畝苗圃中正在培育清香木、白頭樹、木蝴蝶等鄉土樹種,從林場“走出去”的樹苗成活率達95%。種管結合,技術突破城市綠意來之不易  “滿眼都是綠色,空氣好!不像以前都是荒山?!奔易〗鹕辰叺氖忻耨R德光說?! ∵@份城市綠意來之不易。典型的干熱河谷氣候,讓攀枝花干旱少雨、土層瘠薄。在干熱河谷植被恢復工作中,攀枝花著眼于哪里種,種什么,怎么種,誰來種4個關鍵問題,將全市干熱河谷區劃分為10個治理區,采用生態保育、提質改造、工程造林、礦山跡地修復4種治理類型,按照“適地、適樹、適技術”的原則進行積極探索?! ≡谂手?,樹木成林至少要花費7年時間?!?年種,3年管,再用3年鞏固,才能算把樹種下去?!睆垏冉榻B,在長達7個月的旱季中,要保證樹木能扛過來,有效管護非常重要?! ≡诮鹕辰卑杜芷瑓^森林質量提升工程現場,一株株小樹苗沿著山坡延伸。在樹苗間,黑色的引水管整齊排布,一排排由10余根木桿綁成的柵欄格外醒目。經過長期研究,攀枝花林業科技工作者掌握了干熱河谷生態治理的成套實用技術,總結出“梯狀整地、柵欄保土、大坑客土、太陽能提灌、掘井取水、覆膜保水”等集成工程生態治理技術措施?! 〔粌H造林,攀枝花還加強古樹名木系統性保護管理,持續發掘、利用和發揮古樹名木的生態效益、公益效益和歷史文化價值?! 〗涍^全面排查,攀枝花為335株古樹名木建立數字化圖文檔案,詳細記載樹種、樹齡、胸徑、冠幅、位置、長勢、生長環境等信息。去年,攀枝花啟動“古樹名木有害生物調查”工作,掌握古樹名木有害生物發生種類、危害和分布,及時為患病古樹名木“把脈問診”?! 〗陙?,為給古樹名木提供良好生長環境,攀枝花先后投入150余萬元推動古樹公園建設和景觀提升,目前大龍潭拉鲊木棉古樹公園、鹽邊縣三源河村古樹公園建設和仁和迤沙拉村紅椿古樹公園、西區金家村古樹公園景觀提升工程正在進行。記者手記攀枝花人憑著一股“敢與天爭”的毅力和勇氣,將座座荒山變成片片青綠?! 〕嗣磕?月12日的全國植樹節,攀枝花人還有自己的植樹日——6月29日為全市全民義務植樹日,這已持續了25年?! ?0年來,攀枝花全市參與義務植樹731萬人、植樹2414萬株。群眾生態意識不斷提高,“林城相依”“花城相融”的城市森林景觀雛形初現?! ∨手ㄈ诉€在繼續植樹,種下晚櫻,種下鳳凰木……用行動裝點自己的家園、傳遞造綠精神。
      四川日報 | 分享: 2023-09-12
      (張娟 尹翔 記者 閆新宇? 劉金蓉)眼下,在綿竹市沿山獼猴桃現代農業園區板橋基地內,上千畝獼猴桃豐收在即,四川山牧農業公司總經理陳元漢正在查看果實長勢,幾名工人在忙著修剪枝葉?!巴ㄟ^前期的悉心管護,今年的掛果數量、品質均好于往年?!标愒獫h說,目前已有不少客戶提前訂購獼猴桃,屆時會銷往全國各地。近年來,綿竹在推進鄉村振興上找準“支點”,全面發力,以實際行動推動綿竹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通過加大政策扶持、深化科技服務、強化平臺建設,助推農業園區提檔升級和農業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綿竹建成獼猴桃產業帶8000余畝,采用科學的培育技術和網格化管理方式,推進獼猴桃種植標準化、產業化、規?;?、品牌化,產出紅心、黃心優質獼猴桃近10000噸。目前,全市獼猴桃已進入收獲期,預計單產、價格同比提高10%—20%,獼猴桃產業總產值將過億元。綿竹不僅在產業發展上謀篇布局,還在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方面精準發力,聚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大事小事,鋪就鄉村振興的幸福底色。在九龍鎮雙泉村,經過“廁污共治”示范點建設,農戶廁所糞污和其他生活污水經處理后變得清澈,實現達標排放。走進村民陳達海的家里,廁所干凈又整潔,地面墻面都貼了瓷磚,昔日的老式旱廁早已被沖水式衛生廁所取代?!皩嵤酃仓魏?,所有污水全部納入管網,村民的生活環境和質量有了很大改變?!标愡_海說,現在村里越來越漂亮了,他家也開起了民宿,日子過得更有盼頭了。小廁所關系大民生。綿竹市把農村“廁所革命”作為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按照“由點及面、先易后難、整村推進”的工作思路,在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的基礎上扎實推進“廁所革命”,整村推進項目改造無害化衛生廁所37870戶,新改建鄉村公廁102座,建設農村“廁污共治”示范點55個,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四川經濟網 | 分享: 2023-09-11
      (彭娟 記者 鄧涵予)近日,在岳池縣花園鎮鄭家溝一處稻田里,四川省銀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斌有些焦急地等待縣商務局、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的現場測產數據?!  斑@個水稻品種叫龍兩優粵禾絲苗,具有直鏈淀粉含量高、產量高等特點?!痹S斌說,測產數據和后續的制作試驗結果,將為該稻谷“是否適合用于制作岳池米粉”提供依據?! 〗陙?,岳池米粉憑借“川渝地區名小吃”的名聲遠銷國內外。為了將這一“小吃”產業做大做強,今年,岳池縣出臺一系列舉措,推動岳池米粉產業品牌化、規?;?、標準化,擦亮“中國米粉之鄉”名片?! 『Y選適合米粉加工的水稻品種,是優化原材料的嘗試?!敖衲晡覀冞€與西南大學開展合作選種,在興隆鎮試種黑米3畝?!痹莱乜h米粉產業發展推進中心主任楊川云介紹?! 〈送?,岳池縣還制定出臺《岳池米粉加工及流通產業發展扶持辦法》,設立岳池米粉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共5000萬元,重點支持岳池米粉餐飲市場拓展、研發生產、品牌宣傳營銷等?! 畲ㄔ普f,目前已吸引來自成渝兩地的4家大型餐飲連鎖企業,以及10余家個體餐飲單位來岳池考察洽談,并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屪ヮA制菜市場新機遇,則是岳池米粉在做強渠道方面進行的探索。四川省銀豐食品有限公司的新廠房內,2條風味快餐方便米粉生產線即將投產,“預計日生產力可達10萬袋?!痹S斌說,這是為了適應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楊川云則表示,當地還在研發一系列米粉類預制菜品?! 〈送?,岳池正升級改造縣城內的“米粉一條街”,并計劃舉辦岳池米粉美食節,開展現場美食評選、特色產品展銷等活動,激活消費潛力。
      四川日報 | 分享: 2023-09-11
      潘建勇?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佳 羅敏 洪瑜 徐燦紅 文/圖  9月7日,“走進天府糧倉”2023中省主流媒體采訪活動走進仁壽縣。登上位于方家鎮水池村的瞭望臺俯瞰,目之所及,田成方、路成行的高標準農田集中連片,新建的水渠環繞四周,泛黃的稻田鋪展開來,蔚為壯觀?! 〉靥幩拇ㄅ璧刂心喜?、成都正南方向的仁壽縣,地形呈現“一壩兩山七分丘”的特點,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曾13次獲得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榮譽稱號?!耙约Z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重點,結合我縣整區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方案,整鄉連片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比蕢劭h農業農村局黨委副書記、鄉村振興局局長余倩介紹,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64.95萬畝,占耕地面積的53.8%。仁壽縣“天府糧倉”核心區高標準農田?! √幵诟邩藴兽r田核心區的水池村,建有田塊平整、集中連片、節水高效、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的高標準農田2100畝,配套布局完善水網、路網、電網設施,是仁壽縣“天府糧倉”丘區示范區的樣板區?!白鳛闃影鍏^,水池村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每畝投入高的達到萬元,全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升糧食生產水平,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庇噘徽f,該片區依托龍水河流域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形成了以種植水稻、玉米、小麥為主的主導產業?! ≡诮ㄔO資金上,仁壽縣持續推動工商資本、國有資本共同參與農田建設,確保今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畝均不低于4000元?! ≡诮ㄔO標準上,仁壽縣嚴格管理,保障項目建設質量。據介紹,仁壽縣統一規范建設標準,以提升機械化率、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重點,制定仁壽縣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間道路等方面技術標準,健全科學統一、層次分明、結構合理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體系。后期管護上,完善“縣負總責、鄉鎮落實、村為主體、所有者管護、受益者參與”的管護機制?! ≡诟纳妻r田生產條件、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保障糧食安全等方面,高標準農田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 灹计贩N選育區內,沉甸甸的稻穗把水稻壓彎了腰,微風拂來,稻香陣陣。對于回鄉創業的“95后”李鵬來說,農業生產基礎條件這個“硬件”好了,農業機械化水平才有了大幅提升的基礎?!  耙郧?00畝地插秧,光人工費就要8萬元,現在機械化栽插,人工費省了近6萬元,一年下來以機器代替人工,可以節約10萬到15萬元人工成本?!辈粏卧谧约伊鬓D的地里開展機械化作業,李鵬成立了眉山市仁壽縣五谷園專業合作社,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隨著農業生產基礎條件越來越好,社會化服務輻射面積越來越大,李鵬說,去年合作社購入了11臺收割機,以應對越來越多種植戶的機械化作業需求。
      四川在線 | 分享: 2023-09-11
      (賈婷婷 唐福升 記者 李全民)9月7日,記者從廣元市旺蒼縣農業農村部門了解到,近年來,該縣始終把茶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之一,推動茶葉種植園區化、生產標準化、經營產業化、產品品牌化、茶旅融合發展,發揮“種業”優勢提升茶產業核心競爭力,走出了一條“以茶興業、以茶致富”的產業興旺之路。據介紹,該縣編制了《旺蒼縣茶種業發展五年規劃》,建成了四川省首個茶種業現代農業園區,核心區面積3900畝,其中,種質資源圃50畝、母本園1750畝、品種展示園1700畝、茶樹品比園300畝,集科學研究、科普展示、旅游觀光于一體。扎實開展資源普查,依托中茶所和川茶所技術力量,在茶樹種質資源圃設立本地種質資源區、育種材料區、川渝茶樹品種資源區等6大功能區,全面開展茶樹種質資源科學研究。圍繞米倉山茶百億產業集群技術創新,依托王新超專家工作站、四川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茶樹種質資源與育種科研團隊、重慶市農科院茶葉研究所茶葉科技創新團隊,采用“1+5+N”科技創新聯盟,形成科技項目聯合申報、科研成果就地轉化、科技人才共同培養的協同創新體系。預計每年培育優質茶樹種苗2000萬株以上,將為全省乃至整個西南地區提供優質茶樹種苗。據了解,截至目前,該縣共收集黃茶、白茶、紫茶等國內外茶樹種質資源350份(其中本地資源65份、川渝品種45份、國內外品種220份、育種材料20份),并成功自主選育旺蒼首個茶樹品種—“金鳳1號”。
      四川新聞網 | 分享: 2023-09-08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近年來,廣安市前鋒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決策部署,保持戰略定力、久久為功,科學謀劃和推進“三農”工作,立足本地資源稟賦,因勢利導,在壯大優勢主導產業、強化農業科技引領、創新機制激發內生動力等方面著力,不斷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步伐,走出了一條以農業現代化推進鄉村振興的奮進之路。特優產業賦能農業現代化“加速跑”近日,記者走進位于前鋒區廣前大道的四川廣安和誠林業有限公司,“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廣安青花椒”等赫然醒目。生產車間里,多條生產線上的工人正忙著生產一批批干花椒、花椒油等產品。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促融合、強科技,經過近年來的發展,“廣安青花椒”品牌不斷做大做強。目前,全區青花椒種植面積有10萬畝、年產量6萬噸,年產值約12億元。與青花椒產業齊頭并進的,還有糧油、生豬、茶葉三大特色優勢產業。前鋒區堅持因地制宜,著力構建以糧油、生豬為主導,以青花椒、茶葉為特色的“2+2”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糧油方面,前鋒區實施撂荒地整治行動,完成1.2萬畝撂荒地整治,并全部用于糧油生產。因地制宜推廣大豆高粱復合種植、果園套種大豆等模式,最大限度挖掘糧食增產空間。實施水稻、玉米單產提升工程,大力推廣優質高效農作物新品種和低碳綠色農業生產適用技術,實現單產總產雙增。生豬方面,前鋒區全面推行“豬+沼+果(菜)”生態循環經濟模式,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87%以上。建成虎城新希望生豬育肥場,正式投產龍灘正邦養殖場。正邦農牧種養循環基地年出欄優質仔豬12萬頭,配套種植柑桔2500畝,蔬菜2000畝,年綜合產值效益達7000萬元以上。茶葉方面,前鋒區依托華鎣山生態、氣候和資源優勢,大力推進“茶+康養+旅游”融合發展,通過改擴升級老茶園、積極拓展新茶園,在龍灘、桂興建成5000畝的生態茶園基地,全區茶葉種植面積達1.2萬畝,產值0.8億元。廣安市森林雨茶葉有限公司生產的“廣安松針”成功注冊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該公司生產的白茶“鎣山皇片”斬獲2022年世界綠茶評比會金獎??萍家I為現代農業植入“智慧芯”9月1日一大早,在前鋒區觀閣鎮銀頂村田間,農技專家正在為鎮村干部、種糧大戶講授再生稻生產的病蟲害防治技術、肥水管理、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等內容。今年,前鋒區晚秋生產按照“主抓再生稻、突出秋洋芋、主攻秋紅苕、擴大秋大豆、發展秋雜糧”的思路,蓄留再生稻2萬畝,計劃種植秋洋芋1萬畝、其他雜糧0.5萬畝,通過科學布局,示范引領,在代市鎮、觀閣鎮分別打造500畝以上的再生稻示范片各一個。再生稻生產技術是前鋒區著力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的縮影。近年來,前鋒區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在良田建設和科學種植上下功夫,緊盯撂荒地整治、大春育苗、田間管理、晚秋生產等關鍵環節,大力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水稻綠色防控、玉米綠色高產栽培、地力培肥、秸稈還田、再生稻生產等種植技術,為農業生產插上科技的翅膀,為糧食穩產增產提供有力保障。同時,前鋒區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將機械化作業貫穿于“耕、種、管、收” 農業生產全流程,農業生產機械化率不斷提升,從以往的用牛耕地犁田、純人工作業到如今的全程機械化操作,前鋒區農業現代化水平大大提高。截至目前,全區共建成高標準農田16萬余畝。除現代機械外,前鋒區農業生產中處處可見智能化元素:通過數字農業綜合管理平臺,可以實時看到土壤墑情、肥力、風速、溫度、光照等數據;安裝農業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可對影響農田環境變化的因素進行監測,實現生產實時監控和管理;配套建設糞污處理設施設備,推廣應用水肥一體化等技術……田間有“耳目”、云端有“大腦”、耕作有“助手”,這是前鋒區農業生產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邁進的真實寫照。截至目前,前鋒區建成各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6個,各種智能化設施和現代農業機械不斷增加,為農業增產增收增添了科技保障。創新發展激活農業現代化新動能9月4日,記者走進前鋒區龍灘鎮歡喜坪村養蜂基地,一排排蜂箱映入眼簾,蜂農們戴著薄紗頭罩,或照管蜂箱,或收集蜂蜜,一派忙碌景象。蜂農伍大哥是第一批加入村集體發展養蜂產業的村民,隨著養蜂規模的擴大,伍大哥的收入越來越多。養蜂產業是歡喜坪村發展集體經濟、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舉措之一。近年來,該村積極探索集體經濟和產業發展新模式,深化村企合作發展思路,成立歡喜坪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引進華蜜智能裝備(常州)有限公司價值90萬元智能蜂箱及數字傳輸設備入股,集體經濟投入86.5萬元,成立廣安市峰子巖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成現代智能養蜂基地3個、中華蜂繁育基地1個、巖蜂母本源遺址1處,吸納蜜蜂養殖大戶3戶,養殖散戶330余戶,年增加集體經濟收入20余萬元。發展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推進農業現代化,歡喜坪村只是前鋒眾多村(社區)的代表。經過多年發展,前鋒區村級集體經濟持續壯大,全區共建立109個集體經濟組織,今年以來,全區實現農村集體經濟總收入1337.35萬元。持續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高質量發展,全區培育專合社266家,其中國家級示范社2家、省級示范社11家、市級示范社3家、區級示范社13家;培育家庭農場569家,其中省級家庭農場8家、市級家庭農場39家、區級家庭農場48家;培育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4家。田疇織錦繡,沃野遍生金。伴隨著農業現代化不斷深入推進,一幅糧倉滿、果蔬豐、百姓富、鄉村美的瑰麗畫卷,正在前鋒大地上精彩呈現。(供稿:前鋒融媒 姜曦悅)
      四川新聞網 | 分享: 2023-09-08
      (冉鵬? 周松林 范青燕? 攝影報道)“山下是‘黑金’、山上是‘白金’”曾是四川省華鎣山給人們留下的總體印象,說的是華鎣山下擁有儲量豐富的煤炭資源,山上則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裸露的白色石灰石。開采山上山下的礦產資源,是華鎣市過去幾十年時間里的重要產業,但長期的礦山開采導致郁郁蔥蔥的青山被挖得千瘡百孔,根深葉茂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加上喀斯特地貌的土壤層比較淺薄,人類的農業生產活動更加劇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近年來,華鎣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積極拓展山區土地利用空間,持續推進生態治理和修復,有效遏制了人類活動對山體環境的負面影響,山區生態環境正逐步改善,初步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經過治理的荒山坡上種上的油樟已然成林。白石頭山成“綠?!薄叭A鎣山雖然屬于典型的巖溶地區喀斯特地貌,但是突出的生態問題大都是近幾十年來人類活動造成的?!?月6日,華鎣市發改局農村經濟與糧食物資儲備股股長馬俊介紹說。華鎣山地區歷史上植被非常豐富,1959年國家在現華鎣市境內就建立了兩個國有林場,總經營面積近9萬畝?!傲謭鲭m然有培育、管理、采伐森林的職責,但和大多數國有林場一樣,林場建立之初以采伐森林為主,短短十來年時間就將華鎣山上幾十年、上百年樹齡的樹木采伐殆盡?!币言谌A鎣市國營東方紅林場工作30多年的胡孔友特別惋惜地介紹說,歷經轟轟烈烈的“全民大煉鋼鐵運動”、緊鑼密鼓的“三線建設”,以及后來的煤礦、石灰石等自然資源大規模無序開采,華鎣山為國家經濟發展及國防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的同時,超負荷供給資源導致了快速石漠化、水位下降、地面塌陷及滑坡、泥石流等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多的山地裸露成為白色的石頭山。轉折點是我國決定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自此以后砍伐森林成為了歷史。特別是近年來,華鎣市把生態治理和修復擺在壓倒性位置,大力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石漠化綜合治理、綠化華鎣山等生態工程,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森林植被也逐步恢復?!案唔斏降V區是我們開展生態治理和修復的一個縮影?!比A鎣市自然資源和林業局生態修復股股長劉建斌介紹說。高頂山礦區是華鎣的“母親河”——清溪河源頭所在地,礦區內曾布局有12戶礦山企業, 50多年的開采使礦區地質環境和生態功能遭到嚴重破壞,大面積的植被破壞和土地裸露,礦區留下了巨大“傷疤”和生態“爛攤子”。近年來,礦區的礦山相繼關停后,一場生態修復行動在高頂山礦區拉開帷幕。通過“綜合治理+生態修復”,實施便民基礎工程、地形地貌景觀恢復、植被復綠三大工程,并結合規劃完善配套設施,消除礦山邊坡地質災害隱患,改善礦區生態環境。9月6日,記者在現場看到,礦區一面近乎垂直的崖壁上,曾是山體的一塊巨大“傷疤”。如今,通過掛網噴播植草的方式,裸露的崖壁正逐漸萌生綠意?!霸诖嘶A上,我們將生態恢復和研學文旅產業相融合,利用原有高頂山煤礦遺址以及電影院、職工宿舍俱樂部等礦區原有建筑物,著力打造礦山主題公園?!眲⒔ū笳f,距離主城區僅有4公里的高頂山礦區,正變身成為華鎣的“城市客廳”。據統計,華鎣市已累計治理采煤沉陷區超過15平方公里、歷史遺留礦山80余平方公里,復墾工礦廢棄地2.62平方公里,實施封山育林達15平方公里?!巴ㄟ^持續不斷的治理,華鎣山區的荒坡荒山和石漠化土地面積正急劇減少,昔日裸露的白石頭山正逐漸變成一片片‘綠色的海洋’”。馬俊坦言?;纳蕉d嶺變“金山”“隨便摘下幾片葉子,揉碎了聞一聞,就有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闭驹谌A鎣城區以北的柏木山上,劉建斌指著山間濃密的油樟林介紹說,“可是誰能想到,現在這漫山遍野的油樟山林,以前卻是茅草叢生的亂石荒山?!卑啬旧接驼亮质侨A鎣市油樟現代林業園區核心區,四五年前種下的油樟樹普遍已有七八米高,山頭溝壑遍布的油樟隨著山勢綿延成波濤般的浩蕩氣勢。實際上,油樟是中國特有樹種,但卻不是華鎣山的鄉土樹種。10多年前,從小生長在華鎣山的張小平,經過考察了解到華鎣山與油樟主產地宜賓的氣候、地理環境類似,于是試著把油樟引種到華鎣山,經過多番實驗終獲成功。近年來,華鎣市對低產低效林進行改造并實施荒山荒地人工造林工程,重點發展的就是油樟產業?!坝驼翗渌募境>G、抗旱能力強,能幫助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凈化空氣,是華鎣山石漠化治理和生態綠化的理想樹種?!眲⒔ū笳f。目前,華鎣市已在沿山的鄉鎮(街道)建成集中連片油樟基地7萬余畝,成為四川第二大油樟產業基地?!皬挠驼寥~中提煉的粗油中富含130多種組成分,這些組分是香料、醫藥、食品工業及國防、輕工等行業的重要原料,”華鎣市林業發展中心主任李昌胤介紹說,“所以我們花大力氣建設油樟加工廠,目的就是延長油樟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蹦壳?,坐落在柏木山油樟林里的油樟加工廠,工人們正忙著調試油樟智能連續蒸煮生產線設備,為投入生產做最后沖刺。生產線建成以后,華鎣將形成集樟油提煉、加工于一體的產業鏈條,預計年產值將突破5000萬元?!皥猿稚鷳B效益和經濟效益協同發展,是我們推進生態治理和修復工作的重要原則。比如我們在沿華鎣山西麓海拔300—600米的區域,利用荒坡荒地、低效林改造發展的蜜梨產業,在全省已小有名氣,初步預計今年產量將超過5萬噸,”華鎣市農業農村局總經濟師葉亮頗為自豪地介紹說,“其中品質最高的翠冠,論個賣零售價最高已達30元/個,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比A鎣市將生態治理和修復與特色林業、特色農業相結合,根據人口集中程度和水土流失嚴重程度,探索退耕還林(草)、發展優質經果林和草食性畜牧業產業等多種生態治理修復方式,在沿華鎣山生態脆弱區的30余個行政村相繼建成了油樟、蜜梨、花椒、青脆李四大產業基地?!皳y計,這四大產業帶動了2萬多農戶戶均增收1600元以上,昔日亂石嶙峋的荒山禿嶺如今不僅披上了‘綠裝’,更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金山銀山’”。葉亮介紹說。
      四川新聞網 | 分享: 2023-09-08
      ?(記者 程強)9月6日,漢源縣打造的集體經濟聯營體“漢源集市·富林1號”正式開業。漢源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鄧斐彧出席并宣布開業?!皾h源集市·富林1號”正式開業據了解,“漢源集市·富林1號”由富林鎮濱湖社區、太平村、西園社區、市榮社區聯合成立,是漢源發展村集體經濟的新探索。目前,集市建有4個固定式集裝箱攤位、20個輪車式攤位。項目通過出租攤位獲取收益,起步階段暫定為集裝箱1萬元/年,輪車式攤位0.36萬元/年,預計可為集體經濟年均創收13萬元及以上,收益按出資比例進行分紅。? ? ? ? ? ? ? ? ??固定式集裝箱攤位此外,該縣還在富林鎮文體路6號(濱湖社區辦公室對面),開設了全縣第一家集體經濟洗車場——“點金”洗車店,配備了經驗豐富的洗車技師,高效、環保的洗車設備。預計可為社區集體經濟帶來年均25-30萬元及以上的收益,為探索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激活集體經濟增長新活力具有重要意義。據了解,近年來漢源縣積極村集體經濟新模式,目前,在108個行政村已形成一村一策指導探索農旅融合發展、自主營銷富民、集約種養增效、村企合作反哺、抱團聯建聯享“五類模式”,村集體經濟收入總量預計今年將達到2300余萬元。
      四川經濟網 | 分享: 2023-09-08
      李曉麗 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佳 洪瑜 羅敏 徐燦紅萬里長江,翠屏為第一城。作為天府龍芽、宜賓早茶、宜賓糯紅高粱等地標產品的核心產區,近年來,宜賓市翠屏區大力推動農旅融合發展。9月6日,“走進天府糧倉”中省主流媒體采風團走進翠屏區李莊鎮和金秋湖鎮,看當地如何以糧茶為媒,在廣袤土地上繪就農旅融合美麗畫卷。翠屏區李莊鎮安石村俯瞰圖。以旅賦能 良田風光無限  走進有著四川美學第一村之稱的宜賓市翠屏區李莊鎮安石村。俯瞰村莊全貌,但見別具川南風格的特色民居,零星散落在翠綠水田和秀麗群山中?!  霸S多外地朋友來到安石村,都開玩笑說這里明明可以靠‘顏值’吃‘旅游飯’,偏偏要種糧食。其實二者并不沖突,該種糧食的基本農田種上糧食,我們依然可以把糧倉打造成景區?!崩钋f鎮副鎮長楊洋語氣中流露出對家鄉的熱愛與自豪?! 钛蠼榻B,通過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主體、投資建設公司、專業文旅公司“四方共建”,形成“四區兩線”(稻魚共生區、漁業生態區、大地藝術區、山徑漫步區和文旅休閑線、田園體驗線),同時建設具有露營、研學、農學實踐、植物認知等功能的親子體驗區域。一條“稻魚共生、糧經復合、文化附加”的產業發展路徑探索而出?! “彩宕迕窭资缹氁矊Υ謇锏淖兓械綕M足?,F在他將家里的魚塘、老屋流轉給村集體經濟組織,每年按照每畝800斤稻谷的價格結算,僅靠土地流轉便可收入3000多元?! ≡诎彩?,現有經營業態19個,既有自主經營的文化中心、半丘塘民宿、安谷房、酒工坊、青年旅舍、山水柴院、安石書院,也有招商入駐的造藝創生、遵生小院、竹藝+,以及村民經營的農家樂、民宿,每月營收80萬余元。以茶促旅 茶園香飄萬家  金秋九月,位于金秋湖鎮邱場村的川茶集團農業科技示范基地,不同田塊的茶樹姿態各異,川茶集團常務副總席陽紅介紹,這里栽培了峨眉問春、川茶2號等50多個從全國各地引進的新優品種,目的是從中篩選出最適宜當地氣候早茶品種?! 〗鹎锖偸谴淦羺^北域早茶示范區的核心腹地,由于獨特的氣候條件,采茶時間比國內同緯度其他主產區早30—45天。截至目前,當地建成優質生態早茶基地16.5萬畝、投產10.5萬畝。2022年實現干茶產量11051噸,茶葉農業產值8億元,綜合產值80億元?! 〗陙?,隨著旅游業的興起,翠屏區積極探索將茶葉產業與旅游業相結合,圍繞全茶產業鏈實施梯級開發打造,大力推動茶旅融合發展,構筑新型茶業經濟業態?! ∮粲羰[蔥的茶園,與氣勢恢宏的仿古建筑群交相輝映,川茶集團科技園已成為外界了解川茶文化的一個窗口。通過茶旅融合發展,當地已開展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活動500 余場次,接待中小學生5.6萬人次,近三年園區旅游總人次突破100萬人次,有力推動了茶文化的傳承與傳播。
      四川在線 | 分享: 2023-09-08
      (周俊 譚馨 記者 李全民)初秋,走進旺蒼縣普濟鎮龍池村,錯落有致的新農房,整潔寬敞的路面,休閑廣場、生活超市一應俱全。龍池村黨支部書記祝映榮說,“幾年前,村民致富無門、雨天道路泥濘,村子的角角落落呈現一派貧窮落后的面貌,現如今村美、人和、民富。70歲的老太太都能在家門口的茶園里務工一天掙80元呢?!苯陙?,旺蒼縣深入推進農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把創新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管好農村“兩塊地”作為突破口,統籌推進3項國、省改革試點和5項年度重大改革任務,出臺20項涉農配套政策文件,助推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今年52歲的龍池村村民張禾益最近幾年成為村里有名的黃茶種植大戶。為了村子改革發展,他和其他5名種植大戶做了不少工作。張禾益說,“村里進行改革,鼓勵大家伙大力發展黃茶,聽完后都感覺前景大,再加上好政策,以后日子肯定會更好?!?019年龍池村龍廟黃茶專業合作社成立,全村280余名村民以土地入股形式變成“股民”。趙瓊章是龍池村三組村民,前兩年她用“0租金”的方式“反承包”了園區10畝黃茶園,今年初投產就采摘鮮葉100多公斤,按今年240元一公斤的收購價,收入近3萬元。旺蒼縣充分利用縣域自然資源稟賦和優勢特色產業基礎,探索建立“規模適度、生產集約、管理先進、效益明顯、示范性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基地+農戶”利益聯結“融合”機制,由龍頭企業牽頭做兩端(研發、加工銷售),農民合作社搞服務、統一生產技術標準,通過技術服務(統一管護、采摘)、土地流轉、就近務工、定向收購、社員分紅等5種形式,助推全縣農戶均增收5200元。該縣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示范區建設“1+6+6”機制,創新建立“5個1”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開展農村集體資產監管提質增效行動,引導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探索資源發包、物業出租、居間服務、資產參股等4種途徑,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通過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鞏固和完善“統”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增強了村集體的凝聚力和村民的向心力。2022年農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1405.39萬元,同比增長1.13倍?!巴七M鄉村振興,讓村民分享更多產業融合發展的增值收益,是我們的出發點?!蓖n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盤活資產、開發資源、運營資本”三大路徑,加強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分級審查、項目審核和風險防控,盤活農村經營資源。
      四川新聞網 | 分享: 2023-09-07
      (四川農村日報訊 胡禹)“長溝新村變化很大,樓棟間亂堆垃圾有人管了,環境衛生干凈了……大家都很滿意?!奔易『嗞柺惺婃傞L溝新村的老黨員周光容高興地告訴回訪干部?! ¢L溝新村小區作為傳統農集區,有開放的商業街區,共有居民樓19棟,住戶339戶,居民964人,入住初期存在缺少農民自貿區域、文體活動空間不足、環境衛生臟亂差等問題?! ¢L溝新村通過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的“雙找行動”,讓小區常住黨員重新找到組織“亮身份”,從社區黨員工作者、離退休干部等小區居民黨員中,擇優選拔小區支部書記,迅速推薦出“片長”“樓棟長”等關鍵人員,逐步完善“小區黨支部+黨員+樓棟長”的架構,輻射帶動退役軍人、居民代表等力量50余名參與其中,初步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壞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良性機制,初步解決該小區長期“沒人管、管不好”的問題?! ⌒^治理要靠小區居民參與,增強居民“融入感”“認可度”。改造后的小區不光要“好看”,關鍵要“好住”。小區黨組織充分發揮“熟人優勢”,緊盯環境衛生、微綠地、商戶擾民等涉及居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讓居民住得更順心?!巴诵莺髸r間多,既然組織需要,那我也繼續在服務群眾這條戰線上發揮余熱……”家住長溝中街25號301號的老黨員牟開平告訴回訪干部?! 〗刂聊壳?,長溝新村小區黨支部累計走訪群眾300余戶760人次,征集群眾意見建議60余條,解決訴求23件,以扎扎實實的工作力度換得群眾實實在在的幸福溫度。接下來,長溝新村小區將依托業主委員會工作室、老年活動中心和以黨員片長、樓棟長、熱心居民為主體的7個自管小組,搭建“群眾來說事”“大家來議事”協商平臺,實現“小區的事情眾人商量著辦”,健全民意訴求收集、分辦、督辦、回訪全閉環機制,推動小區共建共治共享。
      四川在線 | 分享: 2023-09-07
      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佳 徐燦紅 袁宇君 羅敏 洪瑜沱江下游,稻香綿長。9月5日,隨著道路兩旁樓房逐漸“變矮”,“走進天府糧倉”中省主流媒體乘車進入自貢市富順縣,來到獲得袁隆平院士親筆題字的“再生稻之鄉”,沉醉在清香與豐收氛圍中?! 〗衲?,富順縣水稻播種面積49.3萬畝、再生稻蓄留面積43萬畝,預計水稻總產量將達到31.5萬噸,其中再生稻超過5萬噸。在富順縣代寺鎮稻粱現代農業園區以及古佛鎮“中稻+再生稻”核心示范片等地,記者們近距離觀察當地針對旱地水田分別施策,解讀其中增收增產的密碼。記者一行探訪富順縣中稻+再生稻核心示范片。增 效推行旱地“2+2+1”模式,荒坡地產“千斤糧萬元錢”  9月5日上午,媒體采風團來到富順縣稻粱現代農業園區綜合服務中心、代寺鎮李子村觀測點,了解富順縣農業產業發展及撂荒地治理情況?!  叭昵斑@里遍布石塊,土壤層很稀薄,是不被重視的荒坡地,現在通過推廣‘2+2+1’糧經復合種植模式,實現每畝年產出過萬元?!贝骆偢辨傞L聶洪建介紹,當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光熱條件打造“2+2+1”模式,具體指的是“兩季大豆+高粱蓄留再生高粱+一季蔬菜”?! ⊥ㄟ^恢復土壤肥力,深挖土地潛力,富順縣做優糧經統籌文章,打造示范種植基地5萬畝。聶洪建介紹,通過施用生物菌肥等有機肥,以及在高粱中套作大豆,利用大豆固氮作用,逐年為土壤恢復肥力?! ≡谠撚^測點,高粱已有五六十厘米高。聶洪建介紹,“這是第二茬高粱,7月已收割頭茬高粱,大豆也已收獲一季,第二季夏大豆也已播下?!薄 ∪缃?,該觀測點80畝土地能實現畝產值過萬元。聶洪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年兩季高粱畝產700公斤左右,產值3500多元,兩季大豆畝產1600公斤毛豆,產值4800多元,一季蔬菜畝產3000斤左右,產值2000多元,實現“千斤糧萬元錢”?! ?,富順縣還在全域開展撂荒地集中整治,因地制宜推進復耕復種,探索“自主+幫代+兜底”漸進式整治方式,制定專項整治、動態監測等6項指導性文件,整治耕地撂荒3.36萬畝,實現集中治到常態管“動態清零”。增 收再生稻下養魚,實現“噸糧田五千元”  富順是中國再生稻之鄉,是全國再生稻年總產量首超1億斤的縣份,依托再生稻,當地實行“中稻+再生稻+漁業養殖”生態立體種養模式,田埂增種大豆、玉米、高粱等糧食作物,示范推廣6萬畝,實現“噸糧田五千元”?! ≡诠欧疰傇偕竞诵氖痉镀镍P儀村,26個“稻香杯”新品種正同田生長,頭茬稻收割后的稻樁上已重新萌芽,目前正進入抽穗期。古佛鎮農業中心主任范國利介紹,通過對比試驗,從中篩選出最適合當地氣候條件的再生稻品種?! ?,今年鳳儀村水稻面積3897畝,其中蓄留再生稻3680畝,有收面積3520畝。范國利介紹,今年中稻已經收割,平均畝產684公斤,再生稻平均畝產預計可達280公斤,好田塊可達400公斤?!斑@片示范地高產田塊都是噸糧田?!薄 」欧疰傸h委書記甘桃介紹,今年鎮政府加大財政經費補助,來推動該核心示范片建設,實施水稻種子補助資金13萬元、底肥補助12萬元,再生稻促芽肥尿素補助資金7.6萬元、開展專業隊促芽肥統施補助1.5萬元,共計投入財政補助資金34.1萬元?! 「豁樋h農業農村局局長邱明貴介紹,再生稻米質更好,直鏈淀粉含量高于頭茬稻,行情往往高于頭茬稻,而且,再生稻管理上較頭茬稻省時省工?! 氖找嬲纪度氲谋壤齺碚f,再生稻遠高于頭茬稻,這也解釋了富順縣再生稻逐年攀升的現象。據統計,富順縣再生稻面積從1986年的5.4萬畝,到今年的43萬畝,增加了近38萬畝?!  敖酉聛?,我們要繼續抓好再生稻大田生產,實現穩面積、提單產?!鼻衩髻F表示,力爭三年內,讓好田塊平均畝產突破500公斤,整體上平均畝產突破300公斤。
      四川在線 | 分享: 2023-09-07
      (記者 燕巧 文/圖)金秋8月,梨飄香。大金川河兩岸,金川縣大大小小的梨園里,一個個飽滿圓潤的雪梨掛在枝頭,果農們正忙著采摘、裝箱?! ∷拇ㄓ?0個國省重點幫扶縣,“構建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村)支持體系”是今年全省鄉村振興系統的重點工作之一。近日,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專門印發了相關指導意見?! 〗鸫h是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2022年脫貧戶家庭人均純收入12322元,增速達15.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并獲評全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優秀縣。當地如何提升產業,擴大就業,推動經濟發展?記者近日到金川采訪,尋求答案。金川縣世外梨園田園綜合體片區。產業成鏈壯大雪梨產業,發展綠色蔬菜產業  咯爾鄉金江村是金川雪梨的核心產區,4000多畝園區遍布山野。不過,仔細看會發現,許多梨樹主干有被砍掉的痕跡?!  敖鸫ㄑ├嬉l展,就必須要修剪矮化?!苯鸫h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羅林介紹,傳統的金川雪梨樹高大、產量高,但不好采摘?! 〗鸾逶S多家庭只有老人和婦女,無力管護梨園。今年1月,金江村組織了村里的種植大戶、技術指導員組成鄉村振興服務隊,為村上“不懂技術、沒有勞力”的困難村民提供梨樹管護服務?!靶拗粜味加晌覀儊?,管不了的、管不好的,我們都能管?!苯鸾妩h支部書記彭開蓮說?! ∵^去,依靠雪梨銷售收入,當地人供出了一代又一代大學生,不少家庭脫貧致富。這些年金川雪梨因品種老化賣不起價?! ≡趺粗匦麓蜷_市場?在種植戶劉興和的梨園里,記者找到了答案?! ⑴d和的梨園里,有紅色的梨,還有黃金梨、金花梨。2016年,他開始引進新品種梨樹,如今,25畝家庭農場主要種了6個品種?!靶缕贩N銷路不錯,下樹幾天就賣完了?!眲⑴d和介紹,2200余株梨樹,今年預計產量可達5萬斤,賣鮮果加上制作雪梨膏和釀造雪梨酒等,一年有20多萬元收入。去年,劉興和開始學習釀梨子酒,今年初釀造成功,“銷量還可以,準備今年建廠?!薄 〗鸫ㄏ群笈嘤搜├嫔罴庸堫^企業6家,研發制作雪梨膏、雪梨糖、雪梨飲品、雪梨烘烤片、雪梨酒等制品,培育創立了“金川雪梨膏”區域公共品牌。與此同時,金川的“雪梨經濟”已向旅游觀光、民俗文化拓展,當地圍繞金川雪梨,舉辦“梨花節”“雪梨采摘節”等節慶活動,今年3月以來,共計接待游客94萬人次,同比增長62.05%,實現旅游總收入6876萬元,同比增長38.58%?! 〕藟汛笱├娈a業,金川縣結合獨特的氣候優勢,在地處高原闊谷的鄉鎮發展綠色蔬菜產業?!  ?月才把第一季萵筍賣了,第二季萵筍9月底就可以上市?!崩諡蹑傂麻_宗村村民李春翠告訴記者。新開宗村平均海拔3100米,光照時間長,蔬菜可實現錯季上市。目前,新開宗村萵筍種植面積達1000余畝,一年可種兩季,價格好的時候畝均收入過萬元?! ∧壳?,金川縣蔬菜播面2.45萬畝,還種植有花椒5萬畝,建成甜櫻桃、冬桃等特色小水果基地1.8萬畝,各類特色產業競相發展。勒烏鎮新開宗村的萵筍基地。增收致富穩就業促創業,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  “我們一家4口都在浙江省安吉縣務工,每個月收入近2萬元?!痹酪患沂墙鸫h沙耳鄉脫貧戶,今年是全家人在安吉穩定務工的第三年?! 〗衲?4歲的袁美,養育了2個孩子。丈夫孟國強因車禍導致殘疾,無法完成重體力工作,2016年被識別為貧困戶。以前,靠著家里的10多棵梨樹,再加上袁美在“世外梨園”景區和農家樂務工,一家人逐漸脫貧?! ∪欢咔槠陂g,景區和農家樂游客減少,對袁美的收入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诮鸫h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幫助下,2021年3月,夫妻前往安吉一家大型企業,負責包裝襪子?!懊吭鹿べY一人3500元保底、300元就餐補助,住著公司的宿舍?!痹澜榻B,包裝襪子是計件活,干得多收入就高?! 〗鸫ǔD晖獬鰟展さ挠?.4萬人?!爸饕性诮ㄖ?、物流等方面,技術含量低,勞動強度高?!苯鸫h農民工服務中心主任楊德勇介紹,為提升群眾就業技能,金川縣在眉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幫扶下,持續與眉山工程技師學院開展“一幫一”技能培訓,培訓工種包括焊工、電工、起重工、挖掘機等,截至目前參訓人數共計200余人?! ∵h有門路,近有出路。胡世彬則在縣城開了一家家居生活館。作為脫貧戶,啟動資金從哪來?“主要依靠政府提供的創業擔保貸款,不僅讓我有了啟動資金,還領了1萬元的創業補貼?!薄 檫M一步穩崗就業,金川縣多措并舉,促進脫貧勞力穩崗就業。針對大學生和脫貧戶創業,最高可以申請2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同時可以申領1萬元的創業補貼。目前,金川縣有23名脫貧群眾、8名大學生創業,3673戶脫貧戶全部穩崗就業,完成今年目標任務的100.3%。加大幫扶規劃在先,宜居宜業鄉村建設有成效  走進卡拉腳鄉二普魯村,環境干凈整潔。但在以前,隨處亂排的牲畜糞便給村里的人居環境整治帶來不小挑戰?! 榇?,二普魯村黨支部把開展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耙郧拔覀儾⒉惶匾暽瞽h境衛生,現在外出放牧,都會自發攜帶鏟子,及時處理糞便?!贝迕袢收嬲f?! 《蒸敶宓淖兓?,得益于金川縣“三家園”建設。金川縣圍繞“布局美、產業美、環境美、生活美、風尚美”五美鄉村建設標準,以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和美化農村生態環境為抓手,通過9個鄉鎮16個村垃圾“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片區處理”方式,實現生態宜居的蛻變?! ∪ツ?2月,《四川省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印發,如何進一步提升鄉村宜居宜業水平,是金川縣新的必答題?! ≡诮鸫h鄉村振興局辦公室,記者看到了2023年—2027年金川縣鄉村振興總體規劃?!敖衲?月規劃已編制完成,我們邀請到了中國美術學院的專業人士,他們有效結合了金川特色,并把‘千萬工程’經驗運用到金川的規劃設計全過程?!苯鸫h鄉村振興局局長李祥全介紹,根據規劃,全縣因地制宜分為世外梨園田園綜合體、嘉絨藏族文化旅游區、清潔能源示范基地、生態田園現代農業區,產業格局形成一區一特色?! ∑渲?,世外梨園田園綜合體地處高原闊谷,是縣城所在地,也是城鄉融合發展片區。全縣16%的面積集中了48%的人口,產業和人口聚集能力強,重點發展特色農業、農副產品加工、文化旅游等產業?! 〔粌H在規劃上學習浙江經驗,金川縣作為浙江省安吉縣的結對幫扶縣,在資源轉化上,也學習借鑒安吉“兩山合作社”模式,成立金川“兩山合作社”,對金川生態資源進行整合,實現對全縣生態資源的統一規劃、統一收儲、統一開發?! 「录獠萜菏墙鸫ā皟缮胶献魃纭钡氖着椖?,位于河東鄉結木村,四面青山環繞,適合發展露營產業。金川“兩山合作社”對嘎尖草坪資源進行收儲后,積極對接相關企業,成功吸引安吉縣旅游公司前來考察,并投資100萬元,用于該項目的前期開發建設。2022年河東鄉嘎尖草坪露營基地項目對外開放,月接待游客2000人次,解決當地10人以上群眾務工就業?!按寮壖w經濟增收2.2萬元?!焙訓|鄉副鄉長易德川介紹?!  跋乱徊?,我們將以創建‘川西北最大田園綜合體’為抓手,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培育一批‘產品小而特、業態精而美、布局聚而合’的示范村,加快形成一村帶數村、多村連成片的發展格局,全面釋放鄉村經濟乘數效應,走出獨有金川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崩钕槿f。記/者/手/記守好“幫扶縣”這個主戰場 ?。ㄓ浾?燕巧)行走金川,觸摸一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優秀縣的發展脈動,金川縣鄉村振興規劃讓記者印象深刻?! 〗鸫h推動全縣鄉村振興總體規劃,全縣一張圖,四大片區產業一區一特色。規劃一確定,發展就有了清晰路徑,這是很多重點幫扶縣可以學習借鑒的經驗?! 【腿缡∴l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所言,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主戰場,也是鄉村全面振興需要補齊的短板。抓好了幫扶發展,就抓住了增強脫貧地區內生發展動力的“牛鼻子”?! 】h域一頭連接城市,一頭連接鄉村,在城鄉融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重點幫扶縣縣域經濟強,脫貧村也就有了發展動能。如何發展?要壯大縣域主導產業,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同時還要積極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推進三產融合、實現全鏈條發展?! ∴l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大多地處偏遠,發展產業難不難?難。為此,重點幫扶縣要用好東西部協作、先發帶后發結對幫扶、定點幫扶和社會力量幫扶等各類力量,善借外力強支撐,同時內挖潛力尋突破,引進理念、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增強發展意識、拓寬發展思路、激發內生動力,補齊發展短板弱項,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縮小發展差距。
      四川日報 | 分享: 2023-09-06
      四川農村日報訊 特約通訊員 雷勝堂  8月23日,筆者驅車直奔廣安市廣安區花橋鎮蒲蓮社區采訪。據了解,這個社區通過流轉農民旱地800余畝種小麥、大豆,今年預計收益近10萬元?! ∑焉徤鐓^,是廣安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全市各地充分發揮土地資源優勢,盤活閑置資產資源,發展農文旅產業等集體經濟。2022年,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5.58億元,同比增長41.3%。據初步測算:今年1至7月,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3.7億元、同比穩中有升。龍安柚林下套種蔬菜?! ⊥懈洞N,拓寬農村集體經濟增收新路徑  “我們村離城較遠,位置偏僻,耕地流轉難,外出務工人員又不愿回村種地。在不準撂荒情況下,村民自愿將自己的耕地托付給村集體經濟組織代種,前3年不收租金,春種水稻、大豆、高粱,冬種油菜,這樣代種,村里、村民都滿意?!睆V安區龍臺鎮車堂村黨支部書記羅永奎說,今年,村集體代種水稻400畝,高粱大豆套種500畝、油菜600畝,預計產值近50萬元?!  皷|方村離新橋工業園區‘一墻之隔’,村里大多數農民在企業務工或外出務工經商,一部分土地因這些村民無法返鄉耕種面臨撂荒,因此,村黨總支決定由村集體經濟組織代種,總面積120畝?!贝妩h總支書記黃明龍說,代耕這些土地村民不要租金,今年預計可產稻谷6萬多公斤,產值可達15萬元左右,除去成本,村集體可賺2萬至3萬元?! 』蜴偞罄灏呀ê玫?590畝高標準農田,按每畝租金400元整體流轉給業主耕種,村集體經濟組織參與業主管理,每畝收服務費20元,年創收5萬余元?! 〗陙?,不少農民長期住在城里不愿耕種農村責任地或因工因商不能返鄉種地。為解決這一問題,一些村民自愿把責任田托付給村集體經濟組織代種,既不收租金,也不撂荒,村集體經濟組織還有收入,“你情我愿”雙雙都滿意?! ‘a業支撐,放飛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夢想  廣安區悅來鎮中合村新建花椒基地1200畝;村上還通過入股土地,協助廣安犇滕科技有限公司新建養豬場,年出欄生豬2.4萬頭,每年為村集體創收8萬元;利用產業扶貧資金200萬元、吸收社會資金360萬元,整合原村里6個小養雞場抱團發展,新建了規?;?、現代化、機械化蛋雞養殖場——廣安中合源子蛋種殖合作社,存欄雞4萬余只,日產蛋4萬枚左右?! ≡莱乜h魚峰鄉大石門村借力村民做手工面傳統手藝新建手工面加工廠,以精制面粉和蔬菜、蕎麥等為原料,生產多種優質騎龍掛面?!皼]有黨的好政策,沒有熱心的村干部,我怎么會在村里的企業上班,也沒有這么快就能過上今天這樣富裕的生活?!泵鎻S務工農民鐘玉碧滿懷激情地說?! ∥鋭倏h華封鎮先鋒嶺村唱好“資產戲”,打出“合作牌”,通過盤活閑置資產,把村小學校閑置校舍改成種植大棚,改造后種桑枝菌1.6萬棒?!懊堪舫杀?.2元,投產后每棒可產桑枝菇1.8斤以上,除去人工成本后還可獲純收入1.5元。今年計劃購進三批菌棒4.8萬個,可為村集體經濟帶來7萬余元收入?!毕蠕h嶺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李風云如是說?! 【瓦@樣,廣安市以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為總方針,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堅定不移發展糧油、生豬、柑橘主導產業,發展廣安蜜梨、青花椒、蔬菜、蠶桑、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筑牢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根基?! ∞r旅熱捧,助推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融合  岳池縣白廟鎮鄭家村以南宋愛國詩人陸游旅居岳池詩作《岳池農家》為題材,把花、酒、絲、姑四大元素相融合,再現詩中淳樸自然、清新恬淡的田園風光;以還原農家文化為主題,新建川東婚嫁民俗主題文化館,再現農村婚嫁的場景……目前,該村已建成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等?! 』蜴倹_鋒村把劉家院子閑置的川東民居進行陳列布展,展示農耕文化,發展集體經濟?! ∪A鎣市祿市鎮涼水井村整合村集體資金100多萬元,新建市委黨校畢占云生平事跡教學點,年接待游客20余萬人次?! ⊥诰蚣t色旅游資源,培育文化旅游景點,增加集體經濟收入。通過土地流轉、參股、入股、管理收費等形式,創辦水果、油菜、園林、花海等現代農業園區和農旅產業帶發展觀光農業,吸引游客參觀旅游,廣安市現已建成農旅、文旅融合村10多個。
      四川在線 | 分享: 2023-09-06
      (胡莎莎 記者 劉佳慧)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閑置資源不斷增多。農村空閑的資源如何“生金”?綿陽市梓潼縣做出了有益嘗試。通過有效盤活鄉鎮閑置資產,促進資產增值保值,讓“沉睡資產”變“增收活水”,深入推動鄉村振興。近日,位于梓潼縣石牛鎮清華村的一家家具制造廠生產車間里,木工、噴漆、組裝等車間有序運行,工人正在按照訂單加緊生產,預計本月可實現產值100余萬元,如今這樣一個欣欣向榮的企業所在地,三年前卻還是一片廢棄的磚廠?!?020年,因發展需要,當時所在的石牛鎮政府很快聯系到我們,然后落實了這個場地?!痹摷揖邚S負責人楊杰說。由于梓潼縣石牛鎮范圍全部屬于翠云廊保護區,可用來建設的土地十分緊張。地從哪里來?石牛鎮盯上了閑置土地,以盤活資產推動產業落地。家具廠的入駐,不僅解決了閑置磚廠有效利用的問題,也解決了該鎮約60人就地就業,同時解決了10余年拖欠群眾流轉費的遺留問題,集體經濟每年還能實現3萬元的定額分紅。除此之外,石牛鎮還利用清華村原村小招商引資建設天凡油脂有限公司,利用社區影劇院招引塑料制品廠,同時全鎮共有3個閑置村委會用于招商引資,實現了閑置資產變為核心資產的轉變?!笆f偳謇肀P點鎮域內閑置資產,并將閑置資產盤活與招商引資、項目落地有機結合,有效破解工業用地少難題,實現企業快速落地投產?!笔f傛傞L陳鐸說,下一步,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推動石牛高質量經濟發展。和石牛鎮一樣,梓潼縣通過整合規范農村閑置倉庫、村小、養殖場等資產,通過招商引資,吸引中小企業入駐,撬動社會資本入股,形成中小企業進村的聚集效應,放大了農村產業發展勢能,企業投產后村集體經濟每年都有分紅,同時帶動周邊群眾進廠務工,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圖據梓潼縣融媒體中心)
      四川新聞網 | 分享: 2023-09-05
      (記者 伍力)8月23日,甘孜州道孚縣八美鎮沙江村,為期5天的民俗文化節順利閉幕。遠山如黛,河流環繞,牛羊悠閑踱步……高原美景加上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吸引了不少游客?!班l村振興帶來了發展新契機,過去的高原小山村,現在也成了小有名氣的旅游熱門地?!闭劦浇陙砩辰宓穆糜伟l展,駐村第一書記林強深有感觸?! ?021年,按照公安廳統一安排,林強與同事何越、高航飛組成第一批定點幫扶道孚縣工作組?!叭蝿蘸苊鞔_,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即實現村集體經濟與村民收入雙增長?!备吆斤w介紹?! ∧繕嗣鞔_,如何實現?記者近期在道孚縣八美鎮沙江村、河埡村展開探訪?!懊袼逕帷睅哟迕癯掷m增收  “大家快進來坐!”來到沙江村擁洛客棧,客棧老板擁科熱情招呼林強和記者,大家一起聊起了“致富經”?! 砺蹇蜅S?018年由擁科一家自建自營?!皠傞_業時,他們的盈利水平很低,畢竟是村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不知道怎樣經營。大到房屋建設,小到床單被套、洗漱用品等,村委會手把手幫忙?!绷謴娊榻B,擁洛客棧開業數年來,游客接待量參差不齊,年均經營收入約8萬元,“這個數字并沒有讓大家滿意。我們總在想,要怎樣改進才能提高服務能力、增加收入?!薄 ?022年,擁洛客棧被評為沙江村民宿示范戶。為更好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提高村民自營能力和積極性,林強和村干部與擁科一家人共同探討客棧未來發展方向?! ♂槍蜅!爸却虿婚_”的問題,林強把民宿信息發布到村上自管的“數字沙江”小程序上,廣泛開展宣傳推廣;同時,又教擁科的兒子洛絨次勒掌握民宿網上管理、遠程遙控等技能。針對客棧盈利渠道窄等問題,林強建議,在住宿業務基礎上,拓展餐飲、農產品售賣、洗車等多項服務,實現從“賣風景”到“賣服務”?!  艾F在生意好得很!”擁科介紹,今年,擁洛客棧游客接待量和經營收入同比增長近70%?! 砜埔患沂杖攵嗔?,也吸引更多村民“有樣學樣”?!  皼]想到家鄉變化這么大!我不走了,留下來和大家一起建設家鄉?!?022年初,以前長期在云南麗江務工創業的沙江村村民銀批返鄉,一直感嘆“想不到”:水泥路修到家家戶戶門口,村里新建了警務室、通信基站、群眾文化活動廣場、垃圾分類收集站……在駐村干部和村委會幫助下,如今銀批不僅開了家民宿,還在村里建起一家小型服裝制作廠,為老鄉提供了不少就業崗位。發展生豬養殖,建全產業鏈條  在河埡村,駐村第一書記何越也同樣為村子產業發展奔走?!霸蹅兇逋恋仄秸?、土質肥沃,適合發展農牧業?!薄 ≈?,在八美鎮乃至整個道孚縣,沒有一個村是全村整體發展生豬養殖的?!霸诟咴貐^養殖生豬,面臨飼料缺乏、仔豬難購、銷售困難等一系列問題?!焙卧浇榻B,“為此,我們組織黨員干部、致富帶頭人到外地考察學習,并聘請技術人員到村指導養殖,協調資金集中購買優質豬仔,還想方設法拓展市場?!薄 ±脦头鲑Y金,河埡村發展優選土豆100余畝,預計今年土豆產量30余萬斤,將為村民帶來50余萬元收入?!皟炦x土豆競爭力強,可直接流入市場,剩余部分還可作為生豬飼料?!焙卧浇榻B,河埡村試行發展生豬養殖已取得初步成功——去年底生豬出欄,助力村民增收近30萬元;今年,村上又引進九龍縣優質三元雜交豬種50頭,待秋收后還將再次引進?! 槠平怃N售難題,河埡村還積極對接道孚縣文旅、農牧等相關系統,打算依托縣域各景區游客中心設立高原農副產品銷售中心,通過合作共贏發展模式,提升村民與村集體收入。
      四川日報 | 分享: 2023-09-05
      (四川農村日報訊?趙徑)近日,在井研繽紛漁業科技園的養殖棚內,圓形的養殖池排列整齊,基地的管理人員正在投喂魚料,池中一片歡騰。這里是樂山市井研縣純復鎮陸基養魚項目所在地?!  拔覀兪歉呙芏洒|魚養殖,目前養殖池有38個,按照當前的行情來算,年利潤可以達到100萬元以上?!本锌h繽紛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小東介紹,每個成魚養殖池占地面積約50平方米,可養殖4000至6000斤鱸魚,相當于2至3畝的傳統土塘養殖產量,養殖密度是傳統土塘的26倍,有效解決了傳統土塘養殖模式占地面積大、適合養殖地域有限、容易因自然因素減產等問題。井研繽紛漁業科技園的養殖棚  除了占地少、產量高,這種陸基化循環養殖模式的生態效益也十分顯著?! ±_紛漁業由純復鎮整合集體經濟資金497萬元建成,包含魚苗標粗車間1個,設施成魚養殖基地2個。含有直徑5米的魚苗標粗養殖池10個和直徑8米的成魚養殖池52個。全面投產后預計可實現產值約400萬元/年、收益100萬元/年?;亟挥蓪I的第三方公司租賃經營,集體經濟每年可收取租金24.8萬元?! 私?,純復鎮是井研縣水產養殖第一大鎮,養殖規模1萬余畝,年水產品總量1.2萬余噸,年產值達2億元。但傳統土塘占地多、抗風險能力弱、污染大等弊端也制約了該鎮水產養殖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養殖模式的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陙?,純復鎮黨委、政府突出黨建引領,創新人才加集體經濟的發展模式,建成了繽紛生態漁業養殖基地。該基地依托水產養殖博士工作站,采用陸基循環水養殖工藝,可化整為零,處理養殖尾水,構建了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發展路徑。純復鎮黨委副書記許鵬介紹:“下一步,我們計劃在生產過程中不斷優化工藝,總結經驗,形成設施漁業規范化的操作手冊,并無償推廣到養殖業主中去,為水產轉型升級貢獻純復力量,打造出具有純復特色的水產養殖品牌?!?
      四川在線 | 分享: 2023-09-05
      (衡歡 記者 李國富)稻穗低頭迎風舞,田間又聞稻花香。近日,在西充縣仁和鎮丹桂埡村億德種養殖農民專合社有機水稻種植基地,一片片青中帶黃的稻田映入眼簾,飽滿的稻穗散發陣陣清香。億德種養殖農民專合社有機水稻基地 (衡歡 攝)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只見成片稻田長勢喜人,每隔一段距離安裝著一盞黃色的太陽能滅蟲燈,不遠處,成群的白鷺飛舞在田間悠閑覓食,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呈現在眼前?!拔覀兊乃救客ㄟ^有機認證,生長過程中不打農藥,采用人工除草,施自然發酵的有機肥,還有不少除蟲‘幫手’——白鷺?!眱|德種養殖農民專合社技術負責人馮川洋說,“基地采用訂單種植,收割后,經烘干、包裝即可發往全國各地,今年預計產量100噸左右?!? ??在水稻基地一旁,有機紅薯迎來了豐收,村民們正加緊采挖。隨著一挖、一撬、一提,一串串個頭勻稱、顏色鮮艷的有機紅薯便“破土而出”?!拔覀兊挠袡C紅薯不但不打農藥,連有機肥都不用施,全天然、純有機?!痹搶:仙缲撠熑撕尾嗜啬闷鹨淮袡C紅薯,自豪滿滿地展示道,“雖然價格是普通紅薯的幾倍,但是由于口感好,深受各地消費者喜愛,銷售期可持續到明年4月?!?不打藥、施有機肥,作物自然生長,其品質如何保障?病蟲害問題又如何解決呢?何彩蓉介紹,在縣有機農業技術專家的指導下,基地經過多年試種,探索出了一套有機種植養殖模式——地里三年種一次紅薯,兩年種一次小麥、雜糧,田里水稻油菜輪作,稻田養魚蝦、養鴨等,通過合理進行土地輪作、休耕等模式,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單位面積產量,又能保護地力,調節土壤環境、減輕作物病蟲害,逐步實現有機種養循環、綠色生態發展。? 目前,何彩蓉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在該縣仁和鎮、仙林鎮發展種植基地共3300余畝,其中2500余畝獲得有機認證,按照有機標準種植農產品近10種,有機紅薯、有機稻米、有機菜籽油等供不應求,10余年累計積累客戶1000多家,年產值達2000余萬元。同時,帶動300余戶、1000余名農民就近務工,人均增收近8000元。億德種養殖農民專合社有機紅薯豐收(衡歡 攝)億德種養殖農民專合社有機產業基地的蓬勃發展,是西充縣大力發展有機農業、推進全域有機、促進鄉村振興的生動縮影。按照“全域規劃、區域布局、流域發展”原則,西充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持續做大做強有機產業,擦亮有機農業“金字招牌”。截至目前,全縣建成有機生產基地106個、面積27萬畝,其中16萬畝基地、105個品種通過有機認證,是首批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首批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建設示范縣、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下一步,西充將按照“大園區、小業主”理念,以有機糧油、有機水果為主導,立足“東桃西橙、南薯北禽、全域糧油”總體布局,重點打造有機水稻示范區、有機香桃示范園、有機柑橘示范園、有機紅薯示范園,輻射帶動100個有機農業示范基地,形成“一區三園百基地”的有機農業生產布局,促進有機產業高質量發展。
      四川經濟網 | 分享: 2023-09-04
      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鄧嗣華 李正勇王愛琳 吳東方  8月下旬,四川大地已經稻香彌漫,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天府糧倉與我們的擔當”一線調查采訪組繼續行走在涪江兩岸的田野間?! 「⒔鹘浘d陽城區將其一分為二,江西是涪城區,江東即為游仙區?! ∮蜗?,川西北地區的糧倉,是綿陽市中心城區組成部分,也是中國科技城核心區。在承擔城市功能和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國防科技工業強區的同時,農業農村工作依然是重中之重,其三分之一多的人口是農民,三分之二多的地域是農村,耕地面積50.015萬畝?! 】萍嫉挠蜗?,富樂的游仙,城區的游仙,又是新時代天府糧倉重要組成部分的游仙區,如何依托區位優勢和科技支撐,如何破難題敢創新,守好地種好糧奪豐收,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貢獻游仙力量?這是調查采訪組走進游仙重點關注的內容和需要探尋的答案。游仙區優質糧油示范區種植基地。土地?大?托管直面破題“誰來種地”  “江華瓊,分紅 544.50元!”8月22日上午10時,游仙區忠興鎮興合村村委會綜合會議室里,忠興鎮土地大托管2023年小春托管經費發放會(興合村)正在舉行?! ?3歲的江華瓊老人接過村干部發放的托管費,由于不會寫字,在簽字欄按了手印,轉身小心將錢揣進荷包?! ±先私榻B,兒子媳婦都出去打工了,家里4畝多地靠她一個人種,托管后,日常還可以到托管中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掙點務工費,每年土地托管費和大小春務工費,可以增收3000多元?! ⊥泄苜M發放室里,前來分紅的村民普遍為白發蒼蒼的老人,年紀最大的80多歲了。這是一個真實反映農村現狀的場景,農村老齡化帶來最直觀的就是“誰來種地”的問題?! ≈遗d鎮副鎮長羅海剛講到一個細節:木龍村一塊5畝多的平壩田,當初分田時為了肥瘦兼搭,硬生生將一整塊田劃為兩三分大小的26塊,分到村民頭上。將原本完整的土地零碎化,只能各自為政,全靠人工或小型機械作業。大型機械不能進入,農業生產經營不能統一,直接增加了機械成本和勞動力成本,導致農業生產效率低下?! ∪绾蚊鎸@一農村存在的普遍問題和需要破解的難題?游仙區直面現實難題,開展試點,試圖提供游仙智慧和實踐?! ≡趺醋??試點率先在忠興鎮開展,通過持續深化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探索開展“土地大托管”試點。游仙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吳先強介紹,就是將過去各村各戶單打獨斗式的農業生產方式轉變為跨區域、規?;?、機械化的現代農業生產模式,有效解決農村土地撂荒和非糧化問題?! 〉r民利益必須保障,這個現代農業生產模式不可能照搬國外模式,游仙試點的回答是:必須以村集體為主體?!  巴ㄟ^健全利益分配、村集體穩定增收、托管土地退出保障三項機制,讓農戶放心托管,集體積極參與托管,實現土地集中規模經營?!眳窍葟娬f?! 捉浱剿?,收獲頗豐,游仙“大托管”做法經驗先后入選2020年全國第二批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2021年四川省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工作典型案例?! ∪欢?,任何新生事物都不可能完美,也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例如興合村全村4000余畝土地、1460余戶村民,在忠興鎮實施大托管比較晚,村支部書記吳兵坦陳,托管團隊經驗不足,種植效益還不理想,也遭到了部分村民質疑。羅海剛說,不回避問題,正在找辦法抓緊整改?! 〕_的方向,敢為人先,堅持不懈,新問題需要不斷尋找新的破解方法,這正是創新改革的意義?!霸圏c就是不斷修正和完善的過程?!眳窍葟姼锌?。農機 大 服務讓科學種田深入人心  興合村的難題,是如何把地種得更好。游仙的探索,并不是一“托”了之,更多的實踐經驗正在形成?! ∠挛?時許,魏城鎮繡山村1200畝高標準農田田埂上,無人機手羅彩軍和三名同事,通過北斗衛星對水稻行間距進行定位、調校大疆T30無人機飛行高度和路線,給已經吐穗的雜交稻噴施壯籽葉肥?!  斑^去人工傳統施肥,這塊田至少兩三個小時才能完成!”羅彩軍介紹,他們來自游仙區農事一體化服務中心,這是一支從育種、栽插、管理到收割一條龍服務的專業化隊伍,也是新時代游仙區新型職業化農民?!  叭绻麤]有服務中心,一時半會還真不知道如何下手?!蔽撼擎傝F爐村楊虎返鄉承包土地,農家農事活路早忘得一干二凈,怎么辦?服務中心成了無所不能的“管家婆”,靠服務中心,楊虎購置了農機,還通過中心及時貼息貸款,順帶參加拖拉機駕駛培訓服務,考取拖拉機駕駛執照。不會種地?沒關系,中心對他培訓農業技術,掌握蔬菜種植技術;種子農藥肥料不知道怎么買?不怕不怕,也找服務中心。就這樣,在服務中心幫助下,楊虎在鐵爐村承包了800多畝土地,辦起了自己夢想中的家庭農場?! ?,該中心傳授科學種田、養殖技術,讓農民掌握農業新技術,目前已經培養農機操作手2000余人次,培訓農業新型經營主體1200余人次和農業技術人員400余人次?! ∮蜗伞稗r機大服務”形成的實踐優勢,也讓游仙農機服務品牌正走向省外?!拔覀兝脮r間差到河南南陽等地收割小麥等農作物,跨區域錯峰開展農機作業服務?!绷_彩元介紹,過去很多北方的麥客來四川收割小麥水稻,這可能是首支出川跨區域收割農作物的農機服務隊。發展 大 愿景現代農業產業帶賞心悅目  從游仙區順綿梓路向梓潼方向走,左轉行至仙鶴鎮帽兒山山脊,一望無邊的玉米地上空,成群結隊的白鷺在即將成熟的玉米枝頭上翻飛徘徊。隨行的吳先強說,在初夏,這片地種著的小麥成熟,滿山坡金黃,被稱為“最美麥田”?! ∮衩椎刂魅耸窃谶@里種了一輩子糧食的71歲老人唐以全。老人清瘦,15歲開始務農,1992年開始承包這片地,辦起為民農場,用傳統農民的勤奮,讓這片曾是無人問津的荒山坡,建成為當地高標準種植的樣板田。2011年,唐以全的家庭農場糧食產量達到平均畝產800余斤,糧食總產量80余萬斤,作為“全國種糧售糧大戶”受到國務院表彰?! ±先艘牙?,觀念并不老。如今,唐以全的家庭農場在周邊承包土地面積達到2000多畝。還購買了播種機、收割機、無人機、植保機等各類農機10余臺(架),實現了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農場年生產糧食量達1600噸,總收入達300余萬元,依然是當地的種糧大戶,也帶動了當地農民增產增收。同時,開辦“農家課堂”,對村民進行專業種植養殖技術集中培訓,培育種植大戶16戶?! ∠裉埔匀@樣的糧食種植大戶,游仙目前有350余戶。未來,游仙還將重點打造一批帶動農戶300戶以上、經營服務規模2000畝左右的農民合作社(聯合社)?! ∶眱荷缴郊瓜聛?,遠方山坡上立著白色標牌“仙鶴糧倉”,為這款巨幅田園畫精準命名。這里是游仙區優質糧油現代農業園區核心區?! 目刻斐燥埖胶禎潮J?,任職22年的青龍村村支書張桂芳對村里發展變化深感欣慰,“過去的泥濘田埂變成了寬闊平坦的水泥路,曾經的堰塘水田變成了農旅融合田園綜合體,變化太大了!”她指著田埂西側相鄰的大片優質水稻介紹,“仙鶴糧倉”優質糧油現代農業園區主要由石龍村和青龍村組成,栽種了2816畝優質水稻,屬于全區糧油的核心區?!按謇锿恋囟剂鬓D給種糧大戶,糧食增產,村民收入至少翻了三番!”張桂芳通過土地流轉費、家門口務工費等,算了一下村民致富增收賬?! 【驮谡{查采訪組到來前夕,青龍村文化廣場在“仙鶴糧倉”優質糧油現代農業園區核心區落成?!奥涑僧斕旄浇锇肃l來了2000多人。我們還專門從外面邀請老師來領舞,安排村干部負責音響和現場秩序維護,每天晚上都有兩三百人在廣場跳舞?!睆埞鸱急硎?,糧食豐收,收入增加,更應該讓老百姓從中享受到種糧的幸福和快樂!
      四川在線 | 分享: 2023-09-04
      近日,正是獼猴桃豐收采摘期,納溪區豐樂鎮保安村獼匠果業負責人、納溪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楊剛帶著果農們正在獼猴桃園里采摘。放眼望去,一根根藤蔓上碩果累累,整個果園充滿豐收的氣息?!敖衲晡覀兇罅渴褂昧俗灾频墓夂辖退?,這種酵素可以增加果實的光合作用能力,提供所需生物素,所以說我們的果子吃起來就非常香甜?!睏顒偨榻B道,“這些是果子長得標致,可溶性固形物達到百分之19的妙招?!痹诮退氐淖饔孟?,楊剛種植的紅心獼猴桃,果肉細嫩、香氣濃郁、口感香甜清爽、酸度極低,保證在高產量的基礎上,做到每個果子都能得到充分的營養。據悉,楊剛制作的酵素是用地下水加上培養基,與原種混合后發酵7-15天制成。為避免雜菌污染,他在100米以下打了一口深井,采用純凈的地下水制作,保障了原料的干凈?!皩嶋H上酵素的使用方法也很簡單,第一是打在果面和葉面上,第二是澆灌到地上去,就是從上到下都可以全方位的,而且酵素無害,人都可以入口?!睏顒傉f。據了解,獼匠果園2019年1月栽苗,兩年后全面掛果,實現畝產值5萬元。楊剛從建園到獼猴桃進入盛產期僅用了三年時間,而一般獼猴桃種植戶,從栽種到盛產需要五年,這與果園管理技術不無關系?!拔覀兊漠€產高有三個原因。一是使用有機肥,土壤變肥沃。二是采用機械化,提高勞動效率。三是加強架面的科學管理,果子產量高、品質優?!睏顒傁蚯皝碛懡痰泥l親們分享道。在楊剛看來,獼猴桃果園設計理念、標準、良種良法,都要掌握獼猴桃生長的自然規律,改善生態和生理狀況,才能提高栽培效益。如今,“人技”+“科技”,讓楊剛取得了“一畝”抵上“兩畝”的良好效益,錢袋子也越來越鼓。(供稿:納溪區委統戰部)
      四川新聞網 | 分享: 2023-09-01
      X
      您確定要退出登錄?

      獨家運營:四川成農網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蜀ICP備18034246號-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国产乱子伦无码

        <dfn id="vhtfl"></dfn>

        <ol id="vhtfl"><delect id="vhtfl"></delect></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