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村日報訊 記者 袁宇君
“明天生產安排,東方村水稻田病蟲害防控掃尾25畝……”“明天開始,沙壩村9-10隊水稻田病蟲害防控……”“明天的生產人員計劃和安排稍后上傳……”這是7月5日,鄰水縣盛世種植專業合作社生產農機部工作群的聊天內容。該專合社負責人、廣安市返鄉創業共產黨員方智勇接打電話、回復消息、實操無人機,在田間來回奔忙。
放眼望去,飛機嗡鳴作響往來,稻田碧株風中搖曳。眼下,他和同事們正忙著給廣安市鄰水縣、華鎣市等地全程托管的水稻田進行病蟲害無人機飛防?!澳壳拔覀儼才懦鏊呐_無人機,每天9時開始作業至19時,隨后進行機械檢修。每臺無人機每天大約飛200畝水稻田。不下雨的天氣,基本天天都有預約的?!狈街怯抡f。
從單純回鄉探親、感慨地里的活無人干的外出務工人員,到當地頗有名氣的80后“田保姆”,方智勇用了近10年時間。17歲外出打拼,先后從事電器維修、酒店管理、航空服務等行業,在外地干出了一番事業。但作為黨員,方智勇一直牽掛著故鄉的親人、故鄉的土地。
他觀察,農資成本年年漲,碰到年成不好,幾乎等于一年白干。村里勞動力轉移流失,地里的活,老人們干不動了。能不能換個種法種地,把成本降下來呢?方智勇捕捉到了一絲商機。2014年,方智勇回到家鄉,利用在外務工學到的經驗和技術,成立了鄰水縣盛世種植專業合作社,開始種植水稻,為留守的農戶提供社會化服務。
從流轉土地規模經營,再到購置農機搞托管服務,方智勇從門外漢成功升級為“新農人”“田保姆”。村民們靠著合作社的托管服務,種糧面積輕松擴大。買種子化肥,合作社送上門;整地插秧,農機下田,啥都不耽誤。大家都很服氣這個小年輕。為了更好地給鄉親們提供服務,方智勇“招兵買馬”,一邊招聘大學生,一邊培養“土專家”,提高專合社服務隊伍專業素質。
為了幫助鄉親們把糧食賣得更遠,方智勇專門申請微信公眾號進行宣傳、銷售,同時,通過朋友到重慶、貴陽、成都等各大市場去聯系客戶,開拓更為廣闊的市場,為以后深加工做好準備。
這些年,鄰水縣盛世種植專業合作社為廣安市糧食生產和現代農業發展做出不少貢獻,方智勇也成長為全國優秀農民工、廣安市人大代表?!跋M嗟哪贻p人回到農村,發展現代農業,提高機械化率、提高種田的科學技術含量,把農業和糧食生產做成朝陽產業?!闭驹谌绠嬏镩g,方智勇語氣堅定。